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体产 >

学校体育忧思录:谁偷走了孩子们的体育时间?

来源:新华网 作者:谢东樱 责任编辑:谢东樱 发表时间:2011-05-04 01:10 阅读:
核心提示: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在许多学校体育工作者看来,可谓喜忧参半。让中小学生奔跑在蓝天下、校园里,为何做起来就这么难?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在许多学校体育工作者看来,可谓喜忧参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认为,喜的是政府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多年来各地并没有做好这项原本简单的工作。

“每天锻炼一小时是符合学校体育规律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但现实是,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这一要求难以得到贯彻落实,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毛振明说。

让中小学生奔跑在蓝天下、校园里,为何做起来就这么难?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出台以来,各地把加强青少年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阳光体育运动普遍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有所改变。

不过,杨贵仁也坦言,中小学生体育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工作依然整体薄弱,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学校还存在体育课未开足或被挤占的现象,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证;有的学校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师资缺乏、场地狭小、器材短缺、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

记者采访了解到,按照国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要开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开三节。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2009年4月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一二年级能开齐4节体育课的小学仅占19.1%,三至六年级开齐体育课的小学占43.1%。调查中,竟有个别小学没有开设体育课。

记者近期在山东、河南、北京、四川等地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问题近几年的确有明显改观,但距离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基本要求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记者在河南省新密市尖山乡一所农村小学看到,这所小学六个年级在校生共122人,按照河南省师生比1:22计算,财政只能供养6个教师,各年级每门课程都要开起来,教师根本不够用,体育、美术和思想品德课教师都是由文化课教师兼任。这所小学只有一个比篮球场稍大些的操场,全部体育设施只有一个篮球架,几个篮球、足球和排球。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上体育课多数时候就是男学生自己玩球,女孩子自由活动。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郭蔚蔚介绍,河南省像这样缺专业体育教师、体育器材不足的农村中小学占总数的75%。

山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赵复兴介绍,目前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设施短缺状况严重,农村中小学仅有三分之一的学校基本达标,城市中小学约一半基本达标,而基本达标就是指基本可以满足体育课程要求。约三分之一城市学校可以完全达标,可以举办一些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

“但闻朝夕读书声,不见操场健身郎。”基层教育工作者反映,与学校体育工作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育工作却被过度重视。也就是说,为了追求考试分数,体育、音乐、美术等“辅科”都被边缘化了。

“课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学习成绩,是每天锻炼一小时难以坚持的根本原因。”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

毛振明说,义务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对子女过度呵护和过高的期望值、教育部门和学校错误的政绩观和考核评价标准等等,都让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最终受损的是学生的健康。

“其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并不难,只要把体育课、课间操、早操开全就差不多了。”毛振明说,“关键就看学校、家长是不是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本。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失去了健康,什么成绩、名校、就业,这些都还有什么意义?”(责任编辑:谢东樱)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11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110105527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
    网站性能监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