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育用品企业一路同行 打造永不落幕的体博会
“体博会发展18年来,围绕更好地服务于参展企业、服务于贸易观众的宗旨,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良好的市场反馈。体博会的发展已经不在规模,更重要的是品质和内涵。”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结合当下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形势,在谈到体博会未来发展时表示,“要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体博会。通过一个大的综合展和若干专业展的模式,构成全年都有体育用品展。”
“中国体育产业整体的附加值有2000个亿,体育用品制造和流通大概能占到80%-85%的比重。但中国体育产业整体情况仍然偏低偏小,在人均体育消费方面还有距离。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以及大型赛事的推动,体育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除了体育用品业,其本体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对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清晰判断,也决定了体博会的服务是多元的,在服务企业和引导行业转变上,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提升。马继龙表示,体博会从诞生发展到今天,首先在产品构成上就满足了竞技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的需要,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体育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展会这个载体也拉动了诸多产业的发展。马继龙说,体博会本身就是一种大体育观、大产业观乃至大社会观的客观存在,而在发展过程中,体博会也一直在强化这样的理念。
“企业发展空间和需求决定了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向外扩张,或者说占据了高端市场以后,它还想延伸到二、三线城市。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一线品牌仍然在调整期,仅仅占领一线城市很难得到更大发展,必须延伸二、三线城市,研究出适合二线以下城市的产品,这是扩大市场的一种营销策略。当然,中国品牌除了在二、三线城市以外,也提出了在一线大城市开更多店面的诉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这种竞争格局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品牌都会呈现增长态势,其前提就是中国老百姓对于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给他们留下的巨大发展空间。”
“我们的宗旨是为中国体育用品业服务,为体育用品企业服务,流动或固定完全是以企业需求来考虑的。”正是为了满足众多企业扩大二、三线城市的需要,体博会今年再次来到了成都。马继龙介绍说,体博会作为体育用品业的风向标,也一直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探索。比如随着市场细分需要,企业需要突出专业特征,于是诞生了马拉松展会,展会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国际一线品牌,说明这种专项展览更符合这些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在国内的推广需要。此外,在综合性展中做“展中展”,将某一个展区的展览做的更具针对性、更专业化,同样得到了企业很好的反馈。所以这就明确了我们的展会要走的趋势:一个大的综合展加上若干专业展。至于什么时间推出哪个项目,这是一个时间问题,也是一个市场问题。
“通过赞助赛事推广品牌,将大众对赛事的喜爱转移到对产品的喜爱。这需要过程,不可能投入一次就立刻收到回报。如何做好赛事营销,我们也一直对企业进行引导,但很多企业往往停留在第一笔资金的投入上,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就退出了。实际上,后续的不断投入,才能最终带来收益。”
展会也可以是赛事与体育用品行业互动的一个平台。马继龙表示,体育用品展会已经开始和赛事结合,但目前还没进入到一个时间表。结合什么项目,还要看项目的发展以及老百姓参与的程度。所以结合足球、羽毛球等都可能办展。之所以先推出马拉松,是因为田径的普及程度,而且北京马拉松又是一个金牌赛事,借金牌赛事的影响力切入专项展,通过展览进一步推广和普及项目运动,带动与之相关的体育消费的增加,这是双赢。
除了单项赛事,今后还会考虑与全运会、城运会等综合性赛事相结合。如辽宁举办2013年第12届全运会,就有需求在辽宁做一届体博会,与这种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结合,既要满足场馆建设方面的需求;满足竞赛队体育用品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综合赛事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需要。这也促使体博会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流动的,但可能会采用“北京—地方—北京”的模式:回北京,为了加强对全国的辐射;到地方,可以强化区域推广宣传,满足企业需求。(本报记者 马敏)(责任编辑:谢东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