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动漫 >

动画大国面临产业升级 产能过剩成主要矛盾

来源:雷锋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5-10 16:06 
核心提示:2011年,我国制作完成的电视动画片产量高达26万分钟,远远高于作为第二名的日本的9万分钟。电影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产量和公映比率也逐年提升,生产制作总量已经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从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至今,中国的影视动画产业经历了“井喷式”的数量扩张,成为世界动画生产第一大国。但“井喷式”的发展也给这个产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其中,优质影视动画产品稀缺、市场需求巨大与不良产能过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成为当前阻碍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掣肘。

4月26日至5月1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产业的管理者、从业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中国影视动画产业来说,只有从“重产量”转向“重质量”,才能进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不良产能过剩已成产业主要矛盾

2012年,我国共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片395部22.3万分钟,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国产动画电影33部,其中通过院线进入市场的共25部,同比增长37.5%,但相较于2011年50%的增长比例,仍然稍稍放慢了增速。此外,目前全国直接从事动画片生产制作的制作机构约3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2012年生产制作动画片的企业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面对产量回落和产业规模缩小,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在注重品质、创制精品已经成为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的今天,这些变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定程度上,产量减少恰恰体现出中国影视动画产业正在逐渐趋于理性发展,产业内部正在努力告别单纯追求产量和规模的发展阶段,正在向强调动画作品的质量与效益转变。这一特点在本届动漫节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京剧猫》、《昆塔》等一些优秀的国产影视动画产品已经在这里亮相。”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主席翁卫军说。

事实上,从2004年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产量和规模就得到了爆炸式增长。

在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的激励下,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2011年,我国制作完成的电视动画片产量高达26万分钟,远远高于作为第二名的日本的9万分钟。电影方面,国产动画电影产量和公映比率也逐年提升,生产制作总量已经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

“但是与世界上动画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观众的期望需求相比,动画精品的数量和影响力还很不相称,还有很大差距。广电总局连续3年评出的动画精品中特等奖一直空缺,就充分印证了这一困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庄殿君也表示:“随着动画市场的不断扩大,受众对动画片的需求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虽然在数量上动画节目生产已经大大超过了播出平台的总体需求,但是播出平台发现并且获取优质动画节目的难度却越来越大。”

中国动画学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动画产业年度发展辑要》显示,2012年电视动画片播出占有率十强、电视动画片重播率综合十强、播出版权销售综合排名十强的前三名都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开心宝贝》系列,这说明国产精品电视动画片的数量仍然非常有限。而电影方面,2012年动画电影票房总收入约为30亿元,约占全国电影总票房的17.7%,但国外动画电影占了动画电影票房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仍处于劣势地位。

高长力表示,下一步针对影视动画产业的政策微调将主要着眼于由鼓励产量数量转向鼓励质量品质,建立选优播优、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优秀作品带动、产业链各环节互补支撑、作品产品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切实推动动画产业科学增长、螺旋上升。

2.做“有哭、有笑、有感动”的动画

长久以来,对更优质的内容和话语表达方式的追求,一直都是关于提升影视动画产品内容质量的老生常谈。所谓认真讲故事、讲好的故事,是近些年产业内外反复探讨的话题。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的时期,要想真正讲好故事,最重要的还是静下心来,将注意力从过度关注内容外围产业环节的开发转移到专注于内容核心本身。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之路与美国、日本、韩国都不同,是从代工和下游产品向上发展起来的,这些环节的发展为中国原创影视动画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可以说我们现在在某些领域的技术并不逊于一些动画产业较为成熟的国家。但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应该意识到,内容为王、作品至上,这才是我们发展动画产业的理性选择。”高长力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