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图书出版的“十二五”规划建言(2)
“十二五”建筑出版“走出去”战略如何实现
笔者曾组织、亲历了2009年9月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图书展”。展会虽颇受欢迎,但影响有限。与国外大规模的版权输入相比,中国建筑出版“走出去”的路还很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很少;中国文学类、事件类、历史类出版物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但是建筑艺术类出版物甚少,急需一个系统地反映中国建筑遗产及当代新作品的图书(或丛书);过度“西化”且原创性不足,中国建筑出版走出“国门”,亟待治愈“失语症”。
2010年9月,由笔者主编的《中国印象:当代建筑》一书在美国出版发行。笔者在序言中分析:从历史上看,西安、南京、北京堪称世界上文物建筑保护最完好、最能彰显传统文化的城市,可在外国人的印象中,中国建筑永恒、古老、富丽堂皇,但缺少新建筑及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印象:当代建筑》一书立意于“新”,书中选择了1999~2009年10个城市的30个项目,对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技术创新、美学价值逐一解读,还希望通过这些地标建筑,让更多的国外人士认知中国当代新建筑。这是一本走向世界的建筑“小书”,但它透露出“用建筑塑造国家精神”的力量。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作为建筑专业出版人,笔者觉得要使出版具有文化软实力,需要给软实力留下发展空间:
第一,建筑出版要引领建筑设计研究之学术、创中国建筑师求实实践之天地。正如同丧失了批评精神就丧失了城市文化理想目标一样,我们在倡导出版自由的同时,要从弘扬主流文化中给予社会和谐发展、城市建筑可持续生存的勇气。在用思想之笔描绘出版“建筑之图”时,要学习前辈编辑小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杜绝浮躁。尤其要在出版社、杂志社倡导批评的文风和学风,不仅要反对文字的雷同和无风格,更要注意语言枯燥和隔靴搔痒等“结症”,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建筑出版人具有诗人的敏感、科学家的严谨、预言家之远见的技能。
第二,建筑出版还是要坚持内容为先。靠整合学术资源、多媒体及数字出版走向世界。电子出版虽然是出版产业未来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如何有效地进行建筑数字出版、如何健全数字出版产业链、数字出版的难点在哪里……会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而变化。笔者以为,要全面研究建筑出版产业的新变化及新情况,靠改革及新的传播体系创作出中国建筑出版行业的传世精品,服务于中国建筑专业人士和民众。这是建筑出版界应有的学术品格及文化坚守。(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