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管理机构 >

CCBN2025|多渠道协同覆盖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张华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25-04-28 13:18 
核心提示:2025年4月24日上午,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多渠道协同覆盖创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指导,无线局主办。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副司长郝晓斌,无线局分党组书记、局长杜国柱为论坛致辞。无线局

2025年4月24日上午,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多渠道协同覆盖创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指导,无线局主办。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副司长郝晓斌,无线局分党组书记、局长杜国柱为论坛致辞。无线局分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徐忠主持论坛。

杜国柱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无线传输发射事业面临多重挑战。要正确认识广播电视无线资源与宣传阵地的战略价值,通过科技与业务创新重塑战略优势。要加快实现无线广播电视资源整合聚合,在现代传播体系中巩固阵地发挥特色作用。他表示,希望行业通过论坛共商推进“无线+卫星+有线+5G”协同覆盖,构建多渠道、立体式传播格局,共同把握“十五五”规划、国家“两重”“两新”发展战略机遇,推动无线传输发射事业高质量发展。

郝晓斌副司长从“以安全为生命线,筑牢广电传输的坚固防线;以协同为突破口激活融合创新的澎湃动力;以为民为落脚点,拓展智慧服务的多元性”等三个方面对多渠道协同覆盖提出希望。


随后,无线局与广播电视规划院、总局研修学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行“无线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论坛上,四川省广播电视局总工程师李翔从守正之基、创新之道、融合之势、致远之路四个方面对广播电视的定位、价值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胜从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广播电视与卫星的深入融合和卫星广播电视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波产品线总裁曾创从面向更大容量、面向更高可靠、面向更简架构等方面分析了新一代超宽极简微波如何助力广电传输提质增效。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解读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季国田就《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进行分享。北京广世无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国强从理论分析和实测效果等方面就短波广播数字化与媒体融合进行演讲。总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融合发展处处长王欣刚与大家共同探讨直播卫星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处处长宁海斌从智慧运行、智慧维护、智慧管理等方面交流智慧运维建设工作。广科院无线所高级工程师盛国芳就中短波技术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进行分享。

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领导、总局规划院、研修学院等直属单位领导、云南省广电局等省区市广电局、广播电视台领导、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无线局机关和直属台站相关人员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备注:上述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数据、观点、排名、奖项、字体等)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提供给融合网&呼麦网&耀旅网&都融网所用。相关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解释权、创意权、设计权等)等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广播电视信息》杂志社所有。】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年-2024年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