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短视频传播运营交流专场”在线上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9日下午,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天津市广播电视局、河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下,由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主办的“短视频传播运营交流专场”在线上成功举办。当日,千余名听众参加了在线直播。
据主办方介绍,“短视频传播运营交流专场”是“京津冀媒体融合系列交流活动”之一。
近几年短视频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大众使用率最高以及最具有黏度的视频形式。具备移动、轻量、碎片化等特点的短视频,正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新赛道。
此次“短视频传播运营交流专场”旨在加强引导主流媒体深度连结用户,并借助短视频渠道获得良好传播效应,以推动京津冀地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活动期间,来自中国广视索福瑞、北京广播电视台、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昌平区融媒体中心的嘉宾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融合传播研究部研究总监王蕾解读了刚刚发布的《2022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基于用户调查的一手数据,总结出当前短视频行业发展变化的八个特点和趋势,为媒体和平台提供了参考和支持。
北京广播电视台京津冀之声副主任张红力基于从传统广播转型融媒体传播的经验体会,提出“用户思维”、“新闻的眼光”、“抓一个新闻重点”和“随机应变”是做短视频传播的四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视频中心记者许浩以《鲁班出国记》这一故事型短视频为例,指出“只有夯实了新闻的内容,创新表达形式,以受众为中心,才能让新闻报道通过故事的形式走进百姓的心里。”
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百姓看联播》编辑部主任赵永刚以《百姓看联播》短视频栏目为例,强调短视频创作要以“化大为小”、“化硬为软”、“化繁为简”和“由浅入深”为准则改进文风。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专题节目科科长孙艳洁根据《北京顺义》微信视频号的运营情况,总结出:“要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策划优先,原创不断;融通并举,凝聚合力”的运营心得。
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主任魏妍娜对于“如何连结用户”,提出“找到‘情感共鸣’的情感连结、定位‘群众需求’的服务连结和抓牢‘用户关注’的创意连结,方能全方位地连结用户。”
据了解,京津冀媒体融合系列交流活动旨在将媒体融合发展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有机融合,深度挖掘三地在资源、内容、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各自优势,以实现三地联动协作发挥共振效应。
【备注:上述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数据、观点、排名、奖项、字体等)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提供给融合网&呼麦网&耀旅网&都融网所用。相关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解释权、创意权、设计权等)等归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所有。】
(责任编辑:方向)-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