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新能源补贴政策会打击互联网造车吗?
2017年5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其中有12款新能源车型未能满足“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的要求,没有通过审批。
为堵住“骗补”漏洞,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下发《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要超过3万公里才能领取国家补贴,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史上最严”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和推广目录的变化,已经开始影响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前4个月销量同比下滑幅度达到71.6%。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发展的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车,工信部的倾向不禁让人有些担心。为何区区一个3万公里政策就能给新能源汽车企业如此大的冲击?为何工信部要出台这种政策?互联网造车的企业会受到严重影响吗?我们来看一下。
一、史上最严政策是怎么出来的?
中国大力补贴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有好几年了。初期是一些地方政府支持本地企业,譬如深圳让比亚迪E6做出租车。后期则是全国性的给予高额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但是,工信部在制订政策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政策出现了很多搞笑和不切实际的规定。
在最初版本的政策里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高不说,补贴的档次标准分类也是非常诡异的。
家用新能源汽车,以行驶里程为依据。大客车公交车,以长度为依据。而且两级补贴下来的金额极高。家用车有10多万,大车过百万。
同时,新能源补贴的厂商门槛又过低,没有对厂商的资质,生产能力提出足够高的要求。于是,聪明的中国人就打起了政策的注意。
做家用轿车的,既然你的补贴按照里程来,小车也是10多万,大车也是10多万,当然造最小的成本最低的车了。
这种车只有3、4万成本,但是为了拿10多万补贴,定价就要定20多万。20多万没人买啊,不要紧,汽车制造企业成立租赁公司,自己买。
这样3、4万的车,汽车制造企业旗下的租赁公司,自己掏20多万买了,拿10多万的补贴。20万多左手倒右手。3、4万的车就能10多万补贴,利润6、7万。汽车租赁本身也有点收入,不过哪个就不是重点了。
后来厂商越玩越大,电动车电池成本是大头,车卖出去,把电池拆下来,再装到新车上,等于一个1万的车壳成本,就能拿10多万的补贴,这个利润率就更可观了。
而公交车,大客车,一拆一装,一辆公交车就是百万的补贴利润。(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