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智能穿戴的未来在哪里

来源:懂懂笔记 作者:懂懂笔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7-03-15 10:38 
核心提示:2012年谷歌眼镜的亮相,使得2012年被称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元年”,随后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但是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从2016年开始,这股热潮就已经消失,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迎来寒冬。甚至所有的玩家都还没有赚到钱。

本文原标题:《市场老大Fitbit再裁员 智能穿戴的未来在哪里》

刚刚发布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业绩之后,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的老大Fitbit近日就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6%。据Fitbit公布的消息,此次裁员将涉及110人,裁员将作为公司重组的一部分。消息一出,Fitbit的股价随即暴跌,跌幅一度达到14.22%,最低仅为6.18美元。

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持续低迷是Fitbit裁员的最主要原因,此前Fitbit刚刚收购了其主要竞争对手Pebble,不过关于收购的价格双方很长时间不肯对外透露。

近日Fitbit终于透露了这一收购案的价格,仅为2300万美元,要远远低于之前外界所估计的4000万美元,如此的低的收购价格似乎也从侧面体现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低迷。

小厂商Fitbit老大位置难保

2012年谷歌眼镜的亮相,使得2012年被称为智能穿戴设备的“元年”,随后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但是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从2016年开始,这股热潮就已经消失,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迎来寒冬。甚至所有的玩家都还没有赚到钱。

根据IDC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可穿戴式设备的“总体出货量较2015年同期大幅缩水51.6%”。

尽管上个季度出现了罕见了回暖,但是整个行业低迷的大趋势依旧未能得到改善。

前不久,IDC发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达到3390万部,这一数字较2015年第四季度的2900万台同比增长了16.9%。

市场的龙头企业依旧为Fitbit,但其出货量却同比下降23%,仅仅是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龙头地位。位居第二位的是来自中国的小米,第三位则是苹果。

根据此次公布的数据,Fitbit市场份额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29%降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19.2%,降幅高达9.8%。出货量方面Fitbit上个季度的出货量为650万台,相较于去年15年同期减少了190万台。针对出货量已经市场占有率的双双下滑,IDC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因为该公司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在美国,但这里是一个已经趋于饱和的健身追踪器市场。

市场老大Fitbit暴跌的同时,第二的小米和第三的苹果却分别迎来了增长,特别是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了96.2%,市场份额从9.1%增至15.2%,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也正是依靠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小米一举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穿戴设备的厂商。

市场寒冬,厂商们该何去何从

虽然,上个季度有所回暖,但是却无法改变整个市场在迅速萎缩的现实。即使是在第四季度迎来大幅增长的小米,IDC也并不看好。(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