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苹果为何会有生产“洁癖”?

来源:歪道道 作者:歪道道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12-22 13:55 
核心提示: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对于雾霾的反应,这么多年,除了晒朋友圈,只出了一部《穹顶之下》。很多人都在讨论要逃离雾霾城市,却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已沦陷。而被视为社会重要推动者的科技公司们,似乎也是束手无策。甚至很多公司连环保意识都还处在朦胧阶段

本文原标题:《雾霾天里谈环保,苹果为何会有生产“洁癖”?》

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但是雾霾的浓度变高了。整个微信朋友圈一片哀嚎。而这其中多数都是互联网行业内的精英人士。看着整个朋友圈中各种晒雾霾的照片,再联想到这可能还不是最严的时候,就让人心酸不已。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对于雾霾的反应,这么多年,除了晒朋友圈,只出了一部《穹顶之下》。很多人都在讨论要逃离雾霾城市,却发现几乎每个城市都已沦陷。而被视为社会重要推动者的科技公司们,似乎也是束手无策。甚至很多公司连环保意识都还处在朦胧阶段。

实际上,治理雾霾可能不是一家公司或者某个部门能够独自完成的,但是,起码的环保意识是时候重视起来了。在这方面,国外的科技巨头苹果就很值得学习。

曾经被绿色和平组织列入黑名单的苹果,仅用两三年就实现了绝地反击,也由此陷入了生产“洁癖”的精神状态,一发不可收。这绝对是夸赞,一个全美业务和80%以上海外业务都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司,尽管万千果粉感受不到手机由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生产制造有何区别,但自带环保标签的苹果产品看起来逼格更高了,顺带着苹果公司的社会形象又伟大了许多。

作为苹果重要供应商和重要市场销售地的中国自然也被笼盖在这种光辉形象之下,很多人都说苹果曾硬性要求富士康等企业使用无污染材质和工艺制造产品,而富士康方面也曾表示,将在中国增加投资17亿美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毕竟间接减少了我国的碳排放量,也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种树、发电、回收旧品,苹果为了宣扬其爱环保、爱绿色的理念在国内也是干了不少实事,而现在通过获取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四家下属公司各30%的股权,它将在风能开发上再次发力,完善整个生产链上电力100%来自清洁能源的战略目标。

苹果一直标榜互联网科技公司,而现在在前面加上环保二字一点也不为过。连续两年在绿色和平组织的清洁能源指数排行榜上获得满分,排名第二的雅虎仅得分73,其他硅谷企业更是连及格都没达到,甚至曾经苛责苹果的绿色和平组织也对其绕开电力公司、直接建立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做法大加赞赏。

而且乔布斯生前设计、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太空船”总部大楼也是靠着太阳能电池板和生物燃料电池支持其75%的电力需求,总之苹果誓要将全球业务范围内生产制造达到100%绿色无污染的决心可见一斑。

仔细想想,苹果本身根本不属于耗能多、污染重的重工范畴,可为什么急于站在环保的制高点上大费周章地改变生产制造的电力来源呢?除了企业形象和执掌人的价值理念,还有什么切合商业利益的刺激因素致使其作出这种选择呢?

苹果是如何重视环保的?

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苹果在环保方面作出的系列努力。先说说它与中国的合作情况,这次开发风能并不是苹果第一次在内地投资清洁能源,2015年4月子公司Apple Operations(苹果运营公司)与四川晟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两个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随后10月,苹果宣布与SunPower公司在四川合作的40兆瓦太阳能项目完成,并表示计划在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电网地区建设超过20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该项目产生的能源相当于超过26.5万中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可以抵消苹果供应链所使用的能源,也就是说包括运营店和供应商,所有的电力供给都是变相地来自苹果自行开发的清洁能源。

不明所以的人经常误以为苹果与我国企业达成的环保合作能为国家的绿色能源开发贡献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事实是它开发的清洁能源所产生的电力只是用来抵消苹果商店和供应商耗费的电力。尽管如此,相比给钱就行的跨国公司,苹果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考虑在生产之内就已经很符合国内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况且国内很多重工型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难怪要嘉奖苹果“2016中国优秀企业公民” 的称号了。

相同的举措在苹果的海外业务中被复制,其目标就是实现全球范围内苹果所有的设施完完全全地使用清洁能源,而且这个目标已经不远了。当然除了开源,苹果在植被保护和旧品回收等方面也做出了更实际的行动举措。例如刚露面不久的Liam机器人,可以做到11秒拆卸一台iPhone手机,未来必将为苹果在回收旧品和再利用方面贡献不少力气。

总之从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苹果的环保战略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覆盖到其所有的海外业务,有人会说苹果财大气粗、投资环保根本不差钱,可是财大气粗的不止苹果一家,能做到如此地步的却寥寥无几。

当然我们并不能把投资清洁能源的原因完全归结于苹果公司高人一等的生态觉悟上去,排除价值理念,更应该看到背后的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可以表现为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重视环保获得的当前利益

当前利益得益于美国的政策激励。ITC(Investment Tax Credit)是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太阳能清洁能源的发展而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其中规定,对太阳能发电投资者,资本投入的30%可以用于抵消税款;且项目约85%的资产可以使用5年加速折旧进一步抵消税款。

同时还有执行了20多年的PTC,这是针对风能投资的税收减免,经过若干次修改和延期,最近一次延期的有效期到2013年12月31日,即只要在2013年开工建设或者在这一年的投资额超过总投资额5%的风电项目,就可以在并网发电后根据发电量享受10年的税收减免。尽管有消息称,ITC比例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降低至10%,但在这之前确实吸引了一大批税务负担沉重的公司,比如谷歌和GE。

苹果受税收困扰由来已久,除了早些时候欧盟的巨额罚单,川普上台这一消息对其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早些时候通过投资清洁能源来获得减免税收对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再加上这一举动有利于塑造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苹果投资太阳能和风能已经获得了相应利润,因为美国联邦能源监管机构已经批准了苹果以市场价出售太阳能电力的申请,为此苹果成立了一家能源公司Apple Energy LCC,全面负责将苹果旗下光伏电站产生的多余电力售向全美,未来得益于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这说不定会成为长期业务。

况且这项利润已经清晰可见,因为清洁能源的开发成本正在急速下降。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太阳能光伏、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的平均发电成本可比2015年分别减少59%、35%和26%。到2025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陆上风电平均成本约为度电5至6美分,而2025年之后,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成本仍有望不断下降。当苹果使用清洁能源供电的成本低于燃气发电的成本,也就是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况且还能额外销售。

环保布局更能获得长远利益

提及长远利益当然是提前押注清洁能源。从近几年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网络和能源效率领域持续增长的投资状况也可以看出,依靠开发非可再生资源提供动能的时代已不被环境和未来允许。

根据《世界能源投资2016》报告,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共投资3130亿美元,占能源领域投资总额的近1/5,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为电力领域最大的投资来源,相反全球燃气发电投资却大幅下跌了近40%。所以仅从电力来源上来看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主流,而苹果相比其他硅谷科技公司在这一步上走得更远更是出于对清洁能源的趋势判断,当然更因为自身所需,尤其是基于数据中心耗电量和排放量的担忧。

绿色和平组织曾做过一次估算,如果把全球云计算产业比做一个国家,其能耗排在第六位,介于德国和俄罗斯之间。就拿中美两国来讲,据《纽约时报》记者调查,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用电功率可能达300亿瓦特,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比如谷歌,它在全球的数据中心用电功率达已达到3亿瓦特,这一数字超过了三万户美国家庭。

我国更为严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致使数据中心数量成倍增长,现已超过60万个,且我国大多数数据中心的平均电能使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多,这种高耗能、低效率的用电情况已经引起政府的多次关注。

苹果在这方面就比较有先见之明,早在2013年苹果就曾在报告中指出,公司的数据中心当前已经完全使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资源,尽管在全球扩张业务苹果也一直尽力践行这一环保理念。总之相比Google、微软等数据中心大户开始将数据中心建设在严寒地带以减少电力消耗的尝试,苹果在节能之路上已经先人一步、占据优势。

事实上苹果对数据中心的重视也符合公司扩大线上云端服务的业务需求,硬件设备营收固然占据苹果总利润的主要部分,但在智能手机饱和和PC销量不景气的市场状态下,这部分利润接连下滑。

根据苹果发布的第四财季业绩报告可以看出,2016财年营收为2170亿美元,去年营收为2337亿美元,同比下滑9%,这是苹果公司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营收下滑的状况。其中来自iPhone的营收、来自Mac的营收和来自其他产品的营收均下滑严重,唯有来自服务的营收为63.2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0.86亿美元增长24%,算得上是今年苹果利润的唯一亮点。

而苹果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主要就是用来存储来自iTunes、iMessage和iCloud等服务的歌曲、应用和其它内容,通过提前解决数据中心耗电量大的问题,苹果很有可能是在为未来大数据时代实现业务转移做相应的准备。

我们该学习的

苹果是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解决数据中心耗能和污染问题的急先锋,也代表着他们应对这一问题的基本态度,而同样作为数据大国的我们是否具备一致的前瞻性呢?通过相关报告可以看出,围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话题皆停留在多少亿的市场规模上,甚少关注数据中心的耗电情况。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公司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大数据平台,而事实是电能的使用并不是数据中心的典型设计标准,也没有作为一项开支得到有效管理,至于发电会产生多少污染则更不会考虑在内。一旦数据中心所在地的其他公用设施电力需求突然大幅上涨,片刻不能停止的数据中心将面临“电荒”局面,届时企业将不得不花费更加高昂的成本来满足电力需求。

据了解,阿里巴巴的机房主要分布在北京、青岛和杭州,而这三个城市无一例外都不是电力充足地区。而且有知情人士透露,在杭州耗电量巨大的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已经对整个城市的生活用电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考虑开发清洁能源是迫在眉睫,而不仅仅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了。

也许马云已经认识到耗能问题的严重性了。据今日消息,突破能源联盟宣布成立一支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新能源投资基金,由比尔·盖茨、马云、贝佐斯等20位全球商业领袖及创新人士共同投资,用于投资初创及成长期企业,为全球提供下一代可靠、可负担、零排放的能源、粮食和产品。

而作为该基金董事会成员的马云称,“涉及到能源的时候,人们会说能源的项目你不能在满足需求、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利,但是我们可以,而且我们会实现的。”希望借助新能源投资基金可以为阿里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而在这方面我国的各大数据中心完全可以借鉴苹果转换电力来源的做法,为其贴上环保和绿色的标签。

总的来说,从宏观角度来讲,学习和借鉴外国在环保和立法方面的成熟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从微观层面来说,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巨头们的环保经验,可以让国内的企业更有社会担当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商业利益。

虽然我们的经济现状正处在下行阶段,我们也看到了众多企业的艰难现状,但这不应该成为无视雾霾,忽略环保意识的借口。周某平在其文章里讲,“实际上就空气质量问题而言,今天的中国肯定比八十年代要好太多太多。近两年来热炒的pm2.5概念其实是有误导嫌疑的,因为pm2.5不能代表污染指数。”这种自欺欺人的言论之所以获得很多人的相信,除了一些反智洗脑的结果,环保意识的淡薄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道道(neihangaoxiao)。禁止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