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软银并购ARM:前者找到摇钱树,后者找到靠山(2)

来源:孙永杰 作者:孙永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7-19 11:49 
核心提示:相比之下,今日并购的ARM不仅在目前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没有对手,且击败了可能被认为此领域最强劲也是惟一的对手英特尔。更重要的是,ARM在市场和盈利方面的表现。例如去年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达

相比之下,今日并购的ARM不仅在目前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没有对手,且击败了可能被认为此领域最强劲也是惟一的对手英特尔。更重要的是,ARM在市场和盈利方面的表现。例如去年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达到1500万片,比一年前增加300万片,其中约半数来自移动设备,为此,ARM利润大增31%至6.08亿美元,营收接近15亿美元,利润率高达40%,毛利率更是高达95.9%。如此高的利润率,不仅令业内,就是软银自己都感到汗颜。因为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季报显示:软银营收为2.34万亿日元(约合215.18亿美元),净利润为450亿日元(约合4.14亿美元),利润率仅为1.9%。至此,软银并购ARM对于自己最现实的意义或者价值就是直接带动整体利润率的提升及利润的增加(如果按照软银和ARM现有的财报简单推算,并购ARM至少可以让软银的年度利润增加20%左右,真是立竿见影),而这点是当初并购Sprint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向股东、资本市场证明这次并购的物有所值。

除了移动芯片产业ARM的龙头地位无人能撼外,ARM在代表未来产业趋势的网络设备和物联网芯片的增速更快。据称,目前物联网相关芯片中有近3/4采用的是ARM架构。而这无疑又为软银目前正在倡导和进行,且颇受股东和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其2.0转型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背书。众所周知,在软银2.0的转型战略中,物联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核心之一(另外一个人工智能),而作为物联网基础的芯片自然是重中之重。更何况ARM已经在物联网芯片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再来看ARM。尽管ARM凭借其创新和独特的IP授权商业模式在移动芯片市场独霸一方,且在物联网市场也有所斩获,但其体量(纯营收和利润的角度)在芯片产业中依然显得过于单薄极易成为对手并购的目标。例如2010年,苹果就曾表示要以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但遭到了拒绝,当时ARM CEO就表示:“买家展开收购的惟一理由是消灭竞争对手”,而ARM是英特尔收购对象的传言也一直不断。通过此次并购,可以说ARM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靠山。

尽管如此,但ARM明白其在物联网领域不会像在移动领域那样保持统治地位,因为物联网产业刚刚起步,ARM几乎和x86、MIPS处在同一起跑线,正如谷歌Brillo物联网操作系统同时支持ARM、英特尔x86和MIPS等架构芯片一样,下游厂商在此产业中也可以选择重新站队。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市场被自己阻挡在外的英特尔,从其去年开始的战略重组(引入高通等系列空降高管、裁员等),不惜遭到员工的抵制和质疑,业内已经看到英特尔将重心转向物联网市场的决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软银并购ARM,无论是从现在的现实还是未来的商业逻辑上对于双方均存在利好,但鉴于现在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千变万化,商业逻辑的利好也有可能被残酷的现实所取代(之前软银并购Sprint就是明证),从这个意义上看,此次并购又充满着变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