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华为中兴专利纠纷:价值驱动的新竞争关系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杨海峰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5-04-28 10:09 
核心提示:通过网络查找以及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得出的结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几年,在摄像头和拍照层面的竞争本身就很激烈,几乎每家都有可以拿出手的东西来,因此真正要说谁侵犯谁,可能要打好几年官司。至于慢速快门发明专利,其中一个道理是算法都是各自的核心,除非

近日,努比亚(中兴通讯子公司)向华为递交律师函称华为涉嫌侵犯其手机专利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称,这是努比亚借助专利来炒作自己,而华为更是矢口否认,尽管双方尚未就此诉诸公堂,但我们认为仅就此事本身或者结果去看意义不大,甚至难免陷入就事论事,而是更应关注此事背后透露出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未来竞争趋势的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手机厂商不仅已经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也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5大中,中国厂商就占据了2席。尽管如此,从利润的角度看,苹果和三星占据智能手机产业近乎100%的利润的现实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变,中国手机厂商(产业)大而不强的事实依旧没有得到改观,这从我们诸多厂商在财报中羞于谈利润可见一斑。更让我们担心的是,以攫取市场份额为主的中国手机厂商在未来也将面临挑战。

首先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正在减缓。据市场研究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急剧下滑30%,报告同时提到,国内的一线、二线手机厂商仍然在解决过剩库存,而且市场需求仍然是疲软态势。类似的一个印证是高通、英特尔、台积电等都下调第二季度市场需求预期(主指大陆市场),这一点需要国内厂商警惕。

其次是鉴于国外发达市场(例如欧美)智能手机普及率趋于成熟和饱和,国外智能手机厂商势必会对中国市场加码。例如近期苹果iPhone6及iPhone6 Plus在中国的热销及在去年成为中国市场最挣钱的科技公司品牌的事实均证明,国外手机企业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争夺(不仅是利润,还有份额),这无疑让本就处在增速减缓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

最后就是由于上述的原因,海外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和国外手机厂商争夺的新战场。在中国的华为、中兴、小米、联想等厂商纷纷进军或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手机厂商面临上述中国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客观变化,都需要中国手机厂商或者产业的竞争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即从之前的以价格夺取市场份额转向以获得利润为主的价值驱动转移,至少是二者并重。而要想提升价值,创新或者说创新背后代表的专利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提及专利,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尽管目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专利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产业整体竞争力依然薄弱,与国外智能手机业巨头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该报告同时指出,要收紧外观设计和UI专利授权,促进产业合理竞争,加大外围应用型专利研发,注重消化、吸收、再利用。

不知业内从这份报告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专利缺乏,最重要的是专利质量不高,这意味着先不要说我们专利积累的数量,即便是有了一定专利数量的积累,如果质量不高,也难以成为在智能手机产业竞争的利器。(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