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治理垃圾短信 缺乏法律体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林铉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1-06 09:41 
核心提示:去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收到用户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4.22亿个,平均每天被用户标记的活跃骚扰电话号码数量约为230多万个,考虑到使用该安全产品的手机用户比例较少,全国骚扰电话规模可想而知。

近日,工信部已起草《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未经用户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其发送商业短信息,这一规定将成为治理垃圾短信现象的政策依据。

一直以来,几乎每个中国手机用户以及固定电话用户都曾遭受通信骚扰,骚扰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通话骚扰,主要是广告推销、诈骗、房产中介、保险理财等;另外一种就是垃圾短信, 每天24小时都可能收到,其内容不外乎办理证件、推销产品、敲诈、中介服务、招嫖、销售假发票以及消费时曾留下手机号码的商家发送各种商品通知等等。

根据360发布的《2013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显示,去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收到用户标记的各类骚扰电话号码约4.22亿个,平均每天被用户标记的活跃骚扰电话号码数量约为230多万个,考虑到使用该安全产品的手机用户比例较少,全国骚扰电话规模可想而知。

电话骚扰与垃圾短信问题由来已久,社会舆论很大,在今年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张峰透露,2013年以来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清理关停违规短信端口7万余个,拦截垃圾短信超过100亿条,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光拦截没用,需要通过立法惩罚这种通信骚扰行为才可能有效。

但是治理难点也在于缺乏法律体系。今年2月,新《广告法》(征求意见稿)中也拟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或者当事人明确表示拒绝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电子邮箱发送广告。这与此次工信部的新规定大同小异。此外,去年1月中国保监会曾下发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完善电话号码屏蔽制度,对于明确要求请勿再次拨打的客户,电话销售人员应在号码屏蔽系统登记,至少1年内禁拨。很多行业都清楚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并有损该行业形象,各自推出行政规章制度,但缺乏法律效力,导致制度很难落实。

治理通信骚扰的立法源头,应该是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天华建议推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尽快立法。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对于政府部门、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中介等单位的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严格规定,全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但该立法目前仍遥遥无期。

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规定了“非法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是仅是针对严重的泄露行为进行追究,有着较高的构罪情节要求,并且还有着特定主体要求,很难解决问题。而工信部此次意见稿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将采用人工收集、在线自动收集、数字任意组合等手段获得的他人的电话号码用于出售、共享和交换,或者向通过上述方式获得的电话号码发送短信息。” 这使得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的违法认定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体,降低了惩罚门槛,进一步完善了法律体系。

但是,此次意见稿中针对违法行为的规定,“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予以处罚”,还是留下了很大模糊空间,因为中国正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惩罚依据,才导致在治理通信骚扰时各种规定难以执行和落实,因此,为了消除这一社会顽疾,应该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并有效执行,否则,各部门的规定再多,也很难落实。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