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何拒绝成为虚拟运营商?
虚拟运营商名单目前已基本确定。
据媒体报道,入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虚拟运营商企业共有30家,其中包括苏宁、国美、京东、阿里(万网在线)。从企业属性看,手机、家电渠道商和互联网企业颇受青睐。
在这个名单中,却少了腾讯的身影。此前它一直是外界眼中申请虚拟运营牌照的大热,但早在今年3月时,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明确表示不会申请成为虚拟运营商。
在很多人眼中,有着庞大QQ和微信用户基数的腾讯,其实最接近于运营商这个角色。如果不是马化腾亲口否认,成为虚拟运营商已几乎被认定为事实。这也可以看成是外界对于打破目前国内电信业垄断局面的现实期待。那么腾讯为何拒绝这个可以减少行业冲突、确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机会?是有如意算盘还是有难言之隐?
“虚拟运营商首先要在全国有众多门店,服务消费者,这一点腾讯不符合”,对于腾讯退出虚拟运营牌照申请的原因,飞象网CEO项立刚曾这样认为。
这仅是浮在表面上的解释。腾讯如果一心成为虚拟运营商,上面所述这些要求是不足以成为障碍的。之所以放弃,除了全球范围内虚拟运营商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外,腾讯显然还有其更深层的现实利益考虑。
加上经过多年的沉淀,腾讯早已成为了一个庞大无比的互联网帝国。上万名员工、数百个产品、几十条业务线,有着支付体系和电商平台,旗下微信用户数已超6亿,远高于电信和联通的移动用户数,而且具备短信、语音通话能力及号码资源。
IT商业新闻网记者在浏览工信部于今年5月公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时看到,其中明确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不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为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这意味着,成为虚拟运营商后,开展业务需要依赖电信运营商才有生存空间。“比照腾讯QQ和微信与运营商的种种冲突,腾讯当然不可能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去做”,一位通信专家说。
此前,腾讯面向用户研发和推出各式应用,用户使用这些应用需向电信运营商支付流量费用,腾讯在这些环节中,均无需向运营商支付宽带和运营商网络费用,这是引发冲突的根源。假设腾讯获得虚拟运营牌照,其与运营商的关系就产生了变化,腾讯就相当于成了一个租赁电信运营商网络的固网承包商,只能按照运营商的规定来支付宽带、移动网络等各项费用。至于运营商大倒苦水的OTT业务,也就有了整治的办法,例如对微信这样的应用进行业务分类,严格限制特定业务接口,对腾讯寄于无限厚望的微信收费也就成为了可能。腾讯将由此陷入被动局面。
虚拟运营商与SP(增值电信业务)类似,也加重了腾讯的顾虑。回溯过去,2000年时,内地几大门户网站依靠运营商展开了SP业务,当时TOM甚至因此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两地上市,此后SP行业逐渐壮大。后来随着运营商对SP的管制加大以及中移动由此产生的腐败黑幕等等之后,SP行业进入了寒冬时期,苹果掀起移动互联网浪潮之后,更加剧了SP商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从SP行业的衰退与电信运营商收紧业务入口直接相关的角度上看,有些人认为,现今开放电信市场,也成为了一个“局”。这恐怕也是腾讯拒绝的原因所在。
“获得虚拟牌照之后,也许腾讯会更自由,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自己,但也有可能是,它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接受更多的掣肘,可能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有分析这样认为。
(责任编辑:韩杰)-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