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其他 >

103个智慧城市试点公布 智慧在哪里?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作者:张良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8-12 10:03 
核心提示:除了技术、人才、体制等原因,时间也是智慧城市智慧慢的一大因素。赛迪网总裁张涛日前表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到2011年是探索期;2012年到2014年是快速建设发展期;2015年之后是运营阶段。

近日,住建部公布了中国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县、镇)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海通证券行业分析师陈美风指出,“试点城市数量远超市场预期。”国泰君安分析师袁煜明也表示,尽管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进度较计划有所延迟,但数量超过市场预期的50 个。多数分析师指出,智慧城市试点规模扩张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又如何呢?相信有不少人听说过智慧城市,但是似乎离百姓的生活还很遥远,为什么呢?

智慧城市的定义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IBM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智慧城市基本特征的定义为如下方面。

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

激励创新: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

协同运作: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

发展至如今,智慧城市已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体现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为实现智慧城市,IBM推出了各种“智慧”解决方案,包括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等等。

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有两种驱动力,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中国智慧城市现状

智慧城市被IBM提出之后引起了中国的极大兴趣,并将其正式列入中国城市发展规划。今年1月,住建部正式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智慧”应该体现在领导的决策和应急能力、城市运行的综合能力、经济活力与产业井真理、市民素质与幸福指数、信息化统筹管理与服务能力。通俗地说,就是从政府和市长角度,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谐发展;从企业角度,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手段,提升企业自身运营效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从百姓角度,让百姓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便民”、“利民”和“惠民”,给百姓生活方式带来更好的变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