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校园市场痛点:有用户基数但并不活跃(2)
不得不装的飞信
一份来自南昌大学去年12月的学术报告显示,南昌大学在校学生手机使用率达到100%,中国移动号码覆盖使用率甚至在98%以上,因为有同学会同时拥有几个运营商的号码。
同时,在无纸化办公的倡导下,辅导员与学生们沟通的主要渠道就是飞信。有什么最新的通知,飞信群发是相对更快、更可靠的到达方式。
将飞信用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无论是为了加强与老师的互动,还是为了避免信息遗漏,飞信客户端都成为在校大学生的通讯渠道的一个“标配”。
在中国人民大学,记者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为样本进行了飞信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会几乎所有部门都会把飞信作为发通知的主要渠道。微信,则更多用于部门成员之间的私人沟通。
以人大研究生会文化部为例,在39名成员中,含中国移动用户28名,和中国联通用户8名,3名移动和联通的双卡用户。
其中,移动用户和双卡用户在开学后大多即默认开通飞信服务,其余8名联通用户也于2013年3月后全部加入飞信平台。其中一位使用联通号的同学告诉记者,“不用(飞信)的话每次通知都收不到,太耽误事了,不得不装呀!”
另外有同学表示,尽管他们已经通过流程加入了飞信平台,但是“有时候联通用户还是接收不到通知,而移动用户则可以接收到”。
此外,研究生会在建立的研究生信息订阅渠道中,用户使用最多的依然是飞信平台,用户目前已达700位。另据记者了解,在校园内的班级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通知公告通常也会选择用飞信的方式派发,很多班级设有班级内部负责飞信通知发送的负责人。
活跃度不高的痛点
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小高表示,“虽然很多人都在用微信,但是我觉得还是飞信最靠谱,收飞信的通知,我既不需要登陆软件,也不需要包流量。”
这种态度或许代表了学生们使用飞信最典型的场景,即“收发通知最靠谱”。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在同学们的个人沟通场景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微信。
尽管飞信在大学校园的正式场域中具有“不可抗拒”式的存在,保证了它的用户基数,但是活跃度并不高。
原因之一在于用户体验。一些同学还是给予了消极的评价:“飞信使用起来不如微信方便,设计上有一些呆板。”来自北京大学的小任同学则反映说,电脑飞信客户端的聊天窗口互发消息时视觉上会出现“卡”和“反应慢”延时情况。
另一个原因在于粘性不强。尽管飞信在相对正式的使用情景中已经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安全通道一般的存在,飞信成为用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临时性”沟通工具而没有让用户产生依赖感,陪伴性更遥不可及,这也成为飞信最大的痛。
事实上,为了增强学生群体的用户粘性,飞信已经做出了不少尝试,比如,把社区更名为“飞信同窗”。用户可在此发表日志,上传照片,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展示,结识更多校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分享。
据记者获得的内部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Q1,同窗的校园用户数接近1500万,覆盖高校3350所,中学54228所。同窗已经拥有校友录、校园主页、校园交友、校园聊吧、班级圈子、校园迷你页、校园垂直应用等切入校园用户场景的产品。此外,飞信同窗还会结合一些环保等公益类活动,进行大量的线下推广。
不过,有同学告诉记者,飞信同窗在社交和新闻资讯功能方面都表现平庸,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年轻人。尤其相对于微信朋友圈的活跃程度而言,飞信同窗的互动比较少,没有形成圈子文化。(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