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探路流量经营批发模式
在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喊出了转型流量经营的口号。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增长是大势所趋,近日,美国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通信CEO洛威尔·麦克亚当称,目前该公司50%移动网络流量来自视频服务,移动视频已经成为运营商流量消耗最大户。如何从海量流量中获取相应的收入增长考验着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智慧。
在国内,搜狐视频与中联通近日宣布深度合作,在全国31个省市陆续推出15元包6GB的包月视频定向流量套餐,双方采取分成模式来实现各自盈利,中电信则推出了单纯流量套餐。运营商正探索流量业务从“零售”到“批发”的转变,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一直以来的流量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
移动视频包月定向流量引热议
从去年的2G语音“随意打”开始,中联通业务套餐的变化总能雷倒一大批人。在腾讯微信与电信运营商的收费争议复归平静之后,中联通近日联合搜狐视频推出的15月包月不限流量使用的套餐再次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同时,国内电信运营商也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流量经营模式。
在运营商流量业务量收剪刀差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中联通向流量消耗大户的视频业务开放流量包月被认为是自取灭亡。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开创了互联网OTT业务和运营商新的合作模式,为运营商流量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不错的思路:从卖流量转向卖服务、内容,以此体现产品的差异化。
中联通创新流量经营模式,借助优质内容培养用户流量付费使用习惯,值得肯定。业内分析认为,视频耗流量但不会像微信那样影响信令,这样的业务适合包月。联通和搜狐合作视频是很典型的运营商和OTT企业共赢的策略,先靠优质产品吸引用户再考虑未来盈利模式。中联通有3G网速优势,而搜狐视频有丰富的内容,合作试出了一条路。这是强强联合趋势,微信也好,微博也罢,皆可参考此模式,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独吃死,共赢生。另外,视频业务给网络造成压力的担心是多余的,移动用户时刻拿手机看视频是小概率事件。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移动视频业务对运营商网络的冲击很大,联通3G网络的压力不会小。从业务模式上看,中联通开了互联网分成流量收入的先例,流量经营后向不收费反而贴钱不免令人费解。
流量剪刀差危机日益凸显
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即已超过了移动语音流量。回望国内三大运营商去年流量业务的发展,2012年中移动来自手机上网的收入首次超过了短彩信的收入,WLAN收入实现倍数增加,流量增长速度超过186%;联通增长185.0%;电信增长约两倍。在3G、4G高带宽时代,面对急剧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运营商对网络的投资巨大,相对回报却越来越少,而OTT因其轻资产的特征,相对的资产收益率则越来越大,剪刀差有迅速扩张的趋势。
今年2月初,谷歌已经同意向法国电信为挤占流量额外付费,Orange从谷歌身上获得的收入将用于维护网络,确保用户们能够迅速访问谷歌的内容。探索电信运营商、互联网OTT、用户三者之间有效的共赢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运营商流量经营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为了提高用户忠诚度,采用固网宽带免费升级、统一打包移动数据业务资费及以低折扣价格提供多网合一套餐服务等。这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挽留客户的作用,但在同时也极大稀释了流量价值,增加运营商流量增收压力。德瑞咨询首席顾问宋永军认为:目前运营商流量经营在顶层设计与应用领域还缺乏成熟的经验,亟需进一步拓展。在资费日趋下降的大前提下,再提高数据资费显然是与潮流背道而驰。受制于运营商本身的体制和机制问题,运营商阵营里很难短时间出现明星的互联网应用。与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合作似乎是最容易实现的事情。运营商一方缺少应用,应用开发者一方则可傍上运营商两者两拍即合。
定向包月精细化流量经营
中联通创新流量经营模式值得肯定,但是流量定向包月“批发”,合作内容需要运营商慎重考量。从微信收费的争议到联通联合搜狐推定向流量包,电信运营商面对流量增量不增收的无奈已经暴露无遗。中联通与搜狐的合作为运营商流量经营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不错的思路:从卖流量转向卖服务、内容,以此体现产品的差异化。(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