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的2015:转型不只是融合通信

来源:CCTIME飞象网 作者:陈志刚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12-29 14:58 
核心提示:所谓内容和应用,所涉及的领域既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比如游戏、视频、阅读,也会包括在工业化、城镇化两化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融合引致应用,比如中国移动正在致力于大力拓展的教育、医疗、车联网等。

面对日见增长天花板的电信行业,以及来自OTT的替代性竞争,运营商集体性的走上转型与再造之路,中国移动(微博)自然也不能成为例外。

问题是,对任何公司来说,转型之路从来就不是坦途。对于中国移动的再造者们来说,找到一条再造之路,显然需要超人的战略,更需要智慧的战术。

2014年,中国移动这头大象正重新快跑起来,其在2015年的再造之路也从混沌逐渐清晰。

唯有仰赖内容和应用

再造中国移动的终点在哪里?——答案是:数字化服务的一席之地。促进中国移动从流量经营转型到数字化服务。

这是基于中国移动管理层对行业发展规律新认知而提出的。

在2014年年中第一次提出三条曲线的行业发展认知之后,奚国华在合作伙伴大会上再次系统阐述了中国移动管理层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这一新认知,即电信运营的发展是由三条曲线,或者说三个阶段组成的:语音曲线、流量曲线、数字化服务曲线。

在中国移动的管理者看来,语音曲线已经成为过去式,流量的增长则是现在式,但是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数字化服务。

语音和流量这两天曲线无须赘述,数字化服务到底是什么呢?早先有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移动管理层曾经对外表示其判断是:要再造一个中国移动,唯有内容和应用。

所谓内容和应用,所涉及的领域既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比如游戏、视频、阅读,也会包括在工业化、城镇化两化过程中对信息化的融合引致应用,比如中国移动正在致力于大力拓展的教育、医疗、车联网等。

在数字化服务中,中国移动要占据一席之地,其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综合作用,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数字化服务目前看还处于远水阶段,要解电信运营的近渴,恐怕用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并不为过。这就是从当下出发,当务之急,对于中国移动来说,要做好第二条曲线的事情,也就是流量经营。

流量要成为生产要素

做好流量经营作为运营商才能从近海搏杀走向蓝海自由。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先生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提到,要让“流量成为生产要素”,并面向互联网、商贸、终端、服务等各个行业推出了流量统付平台。

谈及流量经营创新,不能绕开中国移动的重镇广东,在2014年,一场以向用户放权,尊重用户自由选择的流量经营创新运动,肇始于广东,逐步蔓延于全国:流量红包、流量共享、流量团购、流量管理工具移动流量仪,以及流量800即现在所称的流量统付业务,都来自这个中国移动业务和服务创新源头的广东移动。

除了业务层面的创新之外,中国移动将在管道层面,也有意重构流量经营的体系。

中国移动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流量经营上,其已经小有成绩:流量规模在9个月内超过了3G,在12个月内超过了2G,4G数据流量占比已经达到了37.6%。

网络和终端依然是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

由于4G时代的电信行业的主导权重新回到了中国移动的一侧。2014年见证了中国移动在4G网络和终端,乃至用户发展规模上的“大跃进”。(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