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移动率先发布新一代G3旗舰手机共推TD终端

来源:慧聪通信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6-13 16:10 
核心提示:于2011年8月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更是集终端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职能于一身,承担着中国移动推动TD终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使命,TD终端的发展也步入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的快车道。

中移动率先发布新一代G3旗舰手机产业链携手共推TD终端步入高速发展期

2012年6月6日下午,中国移动携手三星电子在北京共同发布三星GALAXY S系列第三代G3版旗舰——三星GALAXY SIII GT-I930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李慧镝副总裁、三星电子IT和移动通信部申宗钧总裁等领导嘉宾与众多媒体出席此次发布活动。

此次推出TD版本的Galaxy SIII要先于WCDMA与CDMA2000两种制式,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TD用户的不断增加,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移动TD用户总数已经超过6000万户,占到国内3G市场的四成;另一方面,在中国移动的推动下,TD产业链的不断成熟也使得国际手机厂商纷纷加强了对TD的支持。据了解,中国移动TD基站已建设23.2万个,网络实现了对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连续覆盖。终端产业链厂商已经超过250家,终端产品达到579款,其中388款为TD手机,在高、中、低端产品线中国移动均有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明星产品推出。与此同时,TD终端销售态势良好,今年截止5月底,TD手机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万部,其中智能机销量占比达44%。由此可见,TD现在已经真正与由欧美主导的WCDMA和CDMA2000两大3G标准形成同台竞技的局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慧镝表示,近年来,随着TD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高,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移动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TD产业不断走向成熟与发展。未来,中国移动还将继续与社会渠道合作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TD终端在自有渠道、社会渠道开展终端合约计划和裸机销售,实现TD手机销量在中国3G手机市场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

专业化运营加速TD发展

然而在TD-SCDMA诞生之初,在大多数媒体及消费者眼中,TD终端的发展并不像现在这么顺利。由于TD终端本身起步较晚,其主要竞争对手WCDMA与CDMA2000这两种制式相对已经成熟,尽管TD具有技术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效率高等优势,但TD终端也一直被视为制约TD发展的薄弱环节。

这样的现状在2008年被打破了,为了推进TD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国移动以6亿元TD终端专项激励基金联合研发项目第一次向TD终端的研发伸出援手,迅速带动了芯片厂商和手机厂商的热情,而诺基亚等跨国巨头参与,有效的突破了终端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力度下,随后的几年中,各大手机厂商开始推出针对不同消费群的高、中、低端TD手机产品,并致力打造TD终端的高端旗舰终端,多样化与高性价比的产品也使TD的市场前景愈发明朗。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TD终端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移动还相继推出了“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等三不政策、TD终端产品库、TD专项激励资金和全网包销深度定制”四大激励举措,深度合作引导TD终端产业成熟完善。于2011年8月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更是集终端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职能于一身,承担着中国移动推动TD终端产业链快速发展的使命,TD终端的发展也步入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的快车道。

有分析认为,TD终端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移动的专业化运营,中国移动凭借在客户、业务、渠道、资源等方面的规模优势,开展终端及配套产品的定制、测试、采购、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同时,通过规模集中采购、集中销售来努力提高终端的质量与性能,降低终端的制造和销售成本,促进TD终端产业的健康发展。(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