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中国移动的漫长合作之路:即将登陆?
国内三大移动通信商中,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相继与苹果达成合作,推出各自版本的 iPhone。而由于各种原因,最为强势的中国移动至今仍与 iPhone 无缘,不能不说是遗憾。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不久后得到解决。据彭博社的消息,日前在香港举办的某项投资者会议上,新上任的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他们正和苹果公司商讨引进 iPhone 的相关事宜,不过目前双方仍未确定是否能在今年签订合作协议。
漫长的谈判之旅
2007年1月9日,在Macworld上大会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推出初代的iPhone。6月29日,iPhone于美国正式上市,风靡全美。当年11月,时任中国移动数据部部长的高念书及其下属风风火火地赶赴位于加州的苹果总部,商洽iPhone的引入事宜。
不过到了11月13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GSMA移动通讯亚洲大会期间透露,双方在一些具体条款上存在分歧,未能达成任何协议。次年初,中移动表示已暂停与苹果的谈判,引进 iPhone 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然而到了2008年7月,在WWDC大会上,乔布斯向世人展示了第二代的iPhone——iPhone3G,同时还表示 iPhone 3G有望于年底进入中国内地。没过多久,王建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引入iPhone的最大障碍已经解除,现在只剩下工作层面的问题了。
就在iPhone进入中国渐露眉目之际,事情再起波澜。10月6日,王建宙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公开表示:
作为fashional product ,iPhone不是中国移动的唯一选择。
究其原因,在于苹果在发布iPhone3G的同时,又推出了App Store应用商店,后者允许开发者绕过通信商直接面向用户发布游戏、图书等各类应用。所得利润,苹果与开发者三七分成。这不但越过了通信商,更稀释了通信商的利益。而中国移动当时正力推移动梦网业务,其经营的内容与 App Store 相差无几。这种情形下,引入iPhone将对自家业务构成直接威胁,不亚于引狼入室。所以,无怪乎移动会突然翻脸了。
iPhone的双重效应
与移动坎坷漫长的经历相比,联通对iPhone的引入进展得颇为顺利。2009年3月,联通董事长常小兵首次公开承认,联通正与苹果公司就iPhone引进事宜展开商谈。随后的发展也相当的顺风顺水:5月iPhone 通过国家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的核准,7月通过工信部属下泰尔实验室的检测,在8月28日,中国联通于发布2009年上半年业绩之际,正式对外宣布联通与苹果签订为期三年的入华协议,iPhone将于第四季度在国内销售。10月31日,联通版iPhone正式在内地上市。
移动、联通苦苦追iPhone的背后,是源于iPhone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以及不可限量的商业价值。不过必须得承认iPhone的双重效应,通信商们在凭借Phone赚取利益的同时,也无时不刻不在承受着苹果的独断专横以及App Store对自身业务的影响和冲击。
不过,单就联通而言,似乎并没有从iPhone上赚得令人眼馋的真金白银。相反,在联通去年公布的中期业报中,联通上半年的销售费用为135.96亿,销售通信产品成本为142.93亿,销售亏损为32.58亿,受累于去年上半年大幅增加的对iPhone之类的3G手机的购机补贴,3G终端的销售亏损达30.57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66亿。
另一方面,联通正大举推广3G业务,同时促进3G用户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iPhone在吸引高端消费群体以及提升3G品牌形象上的作用不容小视。这也是联通对 iPhone 一直信心满满的源泉。
iPhone 的双重效应在联通今年发布的第一季度业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联通同期销售通信产品所获收入为112.1亿元,销售亏损高达20.3亿,另外对3G手机的补贴费用达1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
联通处于一种令人纠结的两难境况,iPhone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巨额利润,而放弃iPhone又有些不舍。究其原因,与其说是iPhone缺乏号召力,不如说是水货泛滥,以及联通自身营销不力所致。
联通一直未曾正视国内水货iPhone的市场,2009年iPhone在国内上市时,被阉割了WiFi的 iPhone3G和iPhone3GS的定价分别是:iPhone3G 8GB的价格为4999元,iPhone 3GS 16GB的价格为5880元,iPhone 3GS 32GB的价格为6999元。相比之下,网上销售的相同规格且功能完整的水货iPhone售价低于行货达数百元之多。
另外,联通的销售和决策也存在颇多问题。随iPhone发售而一起推出的886套餐和26套餐就曾因为绑定过多的通信套餐以及长达两年的使用年限而备受指责。而后来因为iPhone机卡分离而作出的“冻结话费”、“终端锁定”等决策让联通和用户原本就很紧张的关系更加的雪上加霜。
如果说早期联通还能凭借iPhone独家在华销售权制定一些比较强势的销售方案的话,那么今年年初随着电信版iPhone 4S的发售,这一优势也将荡然无存。因此,准确地评估国内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完备的销售方案才是一解燃眉之急的唯一良方。
以上种种都是移动引进iPhone时需要深思熟虑的。
着眼于4G LTE
不得不承认,同样是3G通信,与联通成熟的WCDMA相比,移动的TD-SCDMA真的是鸡肋。早期的G3业务曾以“国人自主研发的3G网络”为宣传口号,借助民族主义大肆传播,这更加反衬出技术的乏善可陈了。移动显然也意识到这点,所以眼下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代通信标准—— 4G LTE的建设。
2010年12月,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随后,第一阶段的TD-LTE规模技术试验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个城市展开。今年,移动即将启动的第二阶段TD-LTE网络规模试验又把范围扩大至10个城市,深圳、杭州将正式开展业务尝试商用。预计到2013年,基站规模有望突破20万个。
这种情况下,移动亟需重量级的终端设备来推广自己的4G网络。有传言称下一代iPhone将采用LTE网络,考虑到新iPad已经配备了LTE模块,下一代iPhone采用LTE网络的可能性非常大。对移动而言,支持LTE网络的iPhone将是不二之选。
另一边,在苹果公司之前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中国市场为其贡献了130亿美元的收入,甚至连Tim Cook都对中国市场赞不绝口。今年3月底Tim Cook更是作为苹果CEO ,二次造访中国。遗憾的是在其公开的四天行程中,未能见到造访中国移动的安排。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苹果绝不会仅仅满足于与联通、电信的合作,移动作为全球用户数量最大的移动通信商,与其合作意味着更多的商业可能。
眼下,苹果和中国移动,一个有供,一个有求。未来网络制式将不再是阻碍双方合作的难题,彼此之间切实存在的供需要求最终能否促使双方再次坐在谈判桌上,乃至进一步的签署合作协议。对此,我只能说拭目以待,静观其变了。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 三家通讯运营商开展的多项便民服务举措 群众关心的问题回复来了
- 中国移动5G室分融合组网新方案亮机第7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
- 从2019年11月1日起山西省晋城市率先进入5G时代
- 全新Massive MIMO方案助电信运营商加速推出5G服务并有效控制5G演
- 甘南州举行和创5G智绘甘南5G发布会暨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
- 多家企业首次采用中国移动商用5G网络、CPE和MEC平台展示5G远控驾
-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打通内蒙古自治区首个5G电话
- 上海移动打造5G智慧赛场,助力上汽国际赛车场成功举办国际赛事
- 中国移动携企业打造智慧商超共同拓展智能生活
- 中国移动完成全球首个基于O-RAN架构的人工智能保障VR用户体验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