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未来网络规划:四种技术协调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网络流量的需求随之增加。网络流量的爆炸性需求,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移动提出了“网络协调发展”的概念,也就是GSM、TD-SCDMA、LTE、WLAN融合发展。
网络发展六大趋势
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2011年)4月份,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3.03亿,手机上网用户在全国互联网用户中比重占到了66.2%。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为4300万,占到全部互联网用户近10%的比重。相关部门预测2013年手机网民数量将超过电脑网民。
运营商也由以前的语音业务收入为主转为以数据业务收入为主。语音、数据在流量上的逆转对收入成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运营商“被管道化”趋势明显。
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认为网络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网络趋向融合化、多媒体化、网络宽带化、网络IP化、网络IT化。
因此中国移动针对新的发展趋势,提出“网络协调”发展的概念。
小故事大启示
面向未来,不破不立。GSM、TD-SCDMA、LTE、WLAN四种网络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应用场景。
WiFi和TD-LTE可以发展中高速数据业务。WLAN主要承载PC、手机以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TD-LTE主要承载高速数据业务,并具备承载话音业务功能。
而GSM和TD-SCDMA可以承载话音和中低速数据业务。TD主要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并承载部分话音业务;2G则主要是话音、短信业务等基础业务。
四种网络具备不同的业务覆盖能力,因此,只有将这四种网络融合发展才能满足流量的爆炸增长。谈到网络协调发展,中国移动鲁向东讲述了和韩国SK电信某个领导的谈话。韩国SK电信不仅发展WCDMA网络,而且还在发展WiFi以及wimaX。鲁向东当时对此表示了不理解;“发展WCDMA、同时还在做WiFi、wimaX,这样太乱,什么都做,没有统一的思路。”SK电信领导解释道:“韩国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是185%,根据对未来的预测,无论什么技术,只是凭借一种都不可能满足如此爆炸的增长。”
受此启发,鲁向东认为:“不能做TD时,GSM就不发展了。而是需要多维度、多种手段发展。当然前提是投入性价比高,客户满意度高。”
网络协调发展
因此,中国移动要求未来“十二五”建设要坚持网络的协调发展。具体操作上,鲁向东解释道:在GSM部署上,要提高质量、提升新技术、降低网内干扰,优化控制GSM网络数据业务新方案,研究并推动GSM/LTE硬件共平台。
WLA要合理分流数据业务流量,缓解网络压力,尤其是在高数据业务区域建设WiFi热点,这样可以改善用户使用WiFi的体验。
在TD-SCDMA网络建设上,要提升2G/3G互操作性能,提升TD-SCDMA网络承载能力。最后要推动TD-LTE终端芯片研发,提升网络性能、稳定性、可靠性,通过实验加速TD-LTE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