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全方位大力度推进资费下调 降幅达51%
2011年,从"豆你玩""蒜你狠"到"花你钱",网络调侃词汇风靡一时;
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的高位运行让"手头有点紧,最近比较烦"成了热门话题。
当然,在这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不可否认,我们发现手中的一元钱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一元了,移动的资费却是一直呈下降趋势。
据悉,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产业,我国电信行业近年来以服务社会、让利于民为己任,全方位、大力度推进资费下调。五年来,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年均下降接近11.4%,整体测算5年总降幅达41.93%,极大地节省了用户通信支出,为保民生促和谐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价涨了,钱也不经花了,话费却越来越经用了
很多网友一定感觉到市了场经济的微妙,但是,我们查阅着那些相关的经济数据和专业化的文字,却仍是不得不感叹这社会十年来的经济飞跃。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工资福利待遇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然而与此同时,人们也感觉到了日常支出也同样呈上升的趋势。十年前的一角,我印象深刻的可以购买两颗比较精美的糖果了,或者是为自己的文具盒里边增添一支漂亮的铅笔。可是,如今,在街道上,很多人对于地上丢弃的硬币很自然而然的熟视无睹。为什么?因为如今的一元钱都已经没有多少的购买力了,何况是那些让我们熟视无睹的硬币。
然而,在柴米油盐都涨价的情况下,移动似乎并没有一道乘上通膨的快车,无论是来源于行业竞争的压力,或者是信息急速的朝前发展,抑或是单纯的从我们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出发,客观的讲,通信行业的资费一直都在下降,通信支出占我们的每月消费比重也是在下降。
究其原因?中国移动市场部副总经理陆文昌说,从最初的高门槛资费,经过双向资费向单向资费过渡,今年再次大幅下调资费,长途、市话、漫游一口价,近十年来,作为我国通信运营中国移动平均资费水平已从7.4元降至1.3元,下降高达82%,而在近五年内的年均降幅为10%。
规模的扩大和运营能力的增强可以说是中国移动不断“逆市而为”的坚定基石。据统计,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用户数从2000年7000万户到如今6.06亿户,用户增长到近9倍,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均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在运营能力、自主创新、信息化建设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中国移动均领先行业,规模效益和优势也日益显现。
奔4G了,业务更丰富了,价格却越来越便宜了
十年以前,手机只是具有通话功能的机器;十年后的今天,通信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能量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也随之已经嵌入并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大力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 3G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引领行业向全业务网络、实现移动信息化服务的方向深入转型,使互联网摆脱PC和网线的束缚,迎来一个便捷自由、多姿多彩的移动互联时代。如今,跨过语音的藩篱、向信息服务渗透成为开辟服务蓝海的必然选择,而且迫在眉睫。
据中国移动负责人介绍,此次资费结构和水平的调整,将给使用户可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多的信息化服务,使民众通信消费支出的相对减少。以全球通为例,套餐资费大幅下调,市话、长途、漫游一口价低至0.19元,国内接听全免费,新增上网套餐,赠送400M超大上网流量。数据业务资费也相应下调,专享数据包的价格更加优惠,普遍降低40%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资费方案将数据业务的选择权交给客户,开行业之先河。
相伴,源于真在了解您的需求;领先,只为您享受更多。可以说,此次资费全面下调不仅仅是价格的降低,而是资费体系不断优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移动以客户需求为先导,丰富和激发增值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由“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的重要举措。
成本涨了,什么都缩水,移动服务不打折资费还更低了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将企业比作“奔跑的大象”,提出要实现业务收入和用户规模相伴高速增长。近年来,通过建立领先的IT支撑系统,中国移动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大大提高;在行业内率先提出“oneCM”的口号,加大集中管理力度,推动集中采购,更是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率;实现无线网络、运营支撑系统、业务平台等“端到端”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如手机地图、手机支付、手机电视、手机邮箱等业务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体验,从而带来了企业年均20%以上的增长率。
随着CPI的持续高位运行,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的一路走高,企业的运营压力日益加大,很多企业面对通胀的压力,物价“涨”字当头,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纷纷涨价或者直接将产品“瘦身”,达到其隐形涨价的目的。中国移动与其它企业一样,都面临着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在保障效益和利益先行的前提下,通过节源开流,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度下调资费套餐,真正做到了让利于民。(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