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运营商大战移动支付(2)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谭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10 09:28 
核心提示:迅速占领手机终端,在应用中大力布局,支付宝开始了提前行动。 近日,腾讯财付通也加大了手机客户端的力度,在Android手机上发布了携带新功能的产品。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财付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运营

迅速占领手机终端,在应用中大力布局,支付宝开始了提前行动。

近日,腾讯财付通也加大了手机客户端的力度,在Android手机上发布了携带新功能的产品。“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财付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运营商的产品集中在近端支付,而他们主要是远端支付,对用户而言,是不同的两种选择。

主导权中的竞与合

“从国际上看,中国的移动支付显然落后了。”Frost&Sullivan TMT部门咨询顾问于兆钧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移动支付3G应用已在国外飞速发展,手机支付成为了一种必要方式。

他认为,无线移动支付完全可以成为通讯运营商的下一个增长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还是比较慢,这一方面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及对手机安全问题的顾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业链的合作问题。

此前,中国移动倡导使用RFID-SIM技术,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选择了SIMpass技术,中国银联则支持智能SD卡解决方案。在标准上,中国移动此前主推2.4GHz,因为该方案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而其他家则是13.56MHz。

事实上,去年,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之际,外界便已经猜测,中国移动正在逐步向13.56MHz转变,因为2.4GHz必须搭建另外的POS机网络等,成本非常大。

不过,在移动支付如此大的蛋糕面前,没有任何人愿意沦为管道且边缘化。此前,中国银联曾推出了一款业务,相当于SIM卡贴膜,然后手机便具备了近端支付的能力。曾有专家认为,如果可以在SIM卡上做,或许也能够在TFT卡或者手机其他地方做,这显然让通讯运营商无从下手,更加看不到任何机会,而运营商又不甘于充当管道工的角色。

于兆钧表示,主导权不同表现在,是以运营商手机卡为主,还是以银行账号为主。

“银联与运营商各有优势,”于兆钧说,争夺主导权影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虽然银联走在了前面,但运营商更有优势,因为运营商一方面以移动支付业务带动其用户量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引入广告等业务。

目前移动支付仍重在小额支付,中国移动入股浦发,或许可以跳出这一层面,进行大额的交易及转账。

相对银联与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只能依靠灵活的方式来打拼,租车、医院挂号、信用卡还款,这些项目都是需要行动迅速、创新较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参与。

“移动支付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支持。”于兆钧表示,无论是哪一方单独想将移动支付做起来都很难,银联、银行、运营商都必须联手。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