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打通智能电视市场任督二脉
从2012年市场上首次出现智能电视机开始,随着近年来公众对智能电视认知度的日益提升,以及一大批互联网“新鲜血液”的加入,使得原先相对平静的家用电视市场掀起了一波网络化、智能化的建设热潮。根据市场研究机构WitsView的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将由2013年的5690万台上升至约7600万台,占整体液晶电视市场的36%左右。而作为全球电视机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中国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已远远高于这一水平,据国内专业机构的统计,2013年中国市场上基于安卓(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出货量已超过电视机总数的50%,预计2014年这一数值将继续攀升至70%左右。
电视产业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市场发展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给传统厂商敲响了一记警钟,也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同时不得不面对的是,目前阶段智能电视的用户活跃度还偏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也有待进一步被激发,加上各种电视盒子等功能上具有替代性的产品低价来袭,这些使得本土彩电制造商、外资传统彩电制造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要转变思维,摸索出适合这一新兴市场发展的运营规律,打通智能电视市场的任督二脉,加快国内电视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步伐。
产业巨变带来新思维
分析当前智能电视的互联网接通率和用户活跃度仍然偏低的原因,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关工程师刘勋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要还是在于用户体验做得不够好。尽管市面上的智能电视产品琳琅满目,但还没有真正运用‘物联网’思维的产品,用户难以从复杂的遥控器中解放出来,繁琐的操作流程大大降低了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所谓的‘智能化’并未体现在用户的实际生活中。”
总结现阶段市场对智能电视用户体验的负面反馈,则大多聚焦在操控体验差、响应速度慢、在线播放流畅性不佳、系统不稳定、内容与应用缺乏等等。特别是针对视频内容方面,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电视及电视盒子产品市场总监赖永乐谈到,视频内容已成为打开这一市场的关键所在,例如现在很多视频内容需要收费,且内容不够丰富,这使得一些用户虽然买的是智能电视,但宁愿用个“山寨”盒子。而在视频内容的开发上,一些常见的互联网公司、牌照运营商等具有强大的优势,但要进一步丰富视频的内容,又会增加投资成本,因而这些厂商也在进行着多向业务收费的尝试。
然而,透过这些市场表象,进一步探究电视产业最新的演进,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对原先较为成熟、封闭的电视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用户需求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对此,乐视TV高级副总裁梁军表示道:“传统电视行业单向被动的收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用户的需求,随着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广电牌照发放的大势所趋,‘OTT电视’概念的出现将广电行业引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智能电视以其互联网式的观赏方式赢得了广大网络用户的‘芳心’,尤其是满足了他们对视频网站与电视机合二为一的更深层次的需求。”
面对电视行业的巨变,迫切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迅速适应新时期智能电视市场发展的节拍,在产品研发、商业运作、服务内容等方面运用全新的产业思维,大胆探索。(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