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做智能电视是一个必然选择
昨天,小米在发布会现场曝光了新款小米3手机和自己的小米电视机。这两款产品再次成为用户关注的热点。而新推出的小米电视,引起了黑马哥的注意,因为小米完全有可能通过复制小米模式对家电产业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小米这样一家公司来说,过去不是硬件公司的它,却在短短地几年时间里,迅速扩张,多款产品进入畅销机的前十位,而营业额也一度预计今年可以达到营收300亿元。可他为什么要跨入电视市场呢?而这一切与小米的模式有关。
小米模式是什么?
小米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雷军的铁人三项。
1、将相对高端先进、价格低廉的硬件产品推向市场,让用户感受到性价比的诱惑。
2、通过软件和服务提升体验(用miui改进安卓原生并不断迭代升级、开设小米应用商店、各地小米之家等),超越客户心理预期。
3、通过互联网直销砍掉传统实体店成本,支持整体的低价战略。
在上述服务中、收益可有来源于硬件产品的销售利润、软件带来的长尾收益和售后服务的收益等等。在这个模式中,对于消费者最大的卖点其实是“性价比”。而小米产品的性价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端领先的硬件配置和超级低廉的价格。
然而,小米却在此时跨出手机行业去做电视,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从小米科技公司的自身来说。小米模式在手机市场的瓶颈出现。手机市场的潜力虽然巨大,但是市场份额提升的难度却再不断增加。
这些根源于它自身模式的原因,驱使它去冒险突击电视市场。
首先,小米要进一步深挖手机硬件市场,需要更强的研发能力和专利池支持,但是它没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硬件的比拼,走到最后依靠是的成本和技术的较量。小米推崇的是轻操作,它不愿意,也没有足够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因此在硬件方面雷军不太可能让小米成为下一个三星或者苹果。不是做不到,而是这个周期太长且太难了。过去由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小米的核心元器件高度依赖进口,另外还要支付不菲的专利使用费。成本相当不低。
至于,为什么做硬件需要专利池的支持,因为2011年以来国外企业加大了对中国硬件制造商的专利诉讼。
另外,由于尤其缺乏核心元器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主要是处理器及其架构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换言之,小米实际上并没有独立推出一款产品的能力。(小米不认为这是弱点,而是轻操作)这就导致小米高度依赖上游供应链。如果,上游供货商产能不足,或者小米拿到合适的采购价格,基本上小米的产品出厂就会被大幅度延后,这对于小米去提升市场占有率是非常不利的。2012年发生的由于高通产能不足,导致小米出货延期的事件就是一个例子。(今年干脆选了两家的芯片防止去年的风险)
小米当然可以按照现在这种模式,一年推一款手机,几款降权机,搅动一下市场,然后呢?小米的投资者是不会满意雷军维持现状的,它必须不断向前冲,和其它的安装着安卓原生系统的硬件厂商继续拼下去。可是,如果硬来就会遭遇上文中所提到的风险。小米要是蛮干,那是要出事的。下一个HTC就是小米。所以,雷军当然明白这种风险。
因此小米需要另辟蹊径。
其次,小米手机用户的获取、维护和服务成本都在增加。小米本质上是希望未来能通过软件和服务来获取盈利的,这就要求小米手机的保有量达到一定的数值。然而,取得巨大影响力的小米却不缺乏模仿者和竞争者。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竞争。但是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小米继续在手机市场扩张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米的模式被多家厂商复制,低廉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在网络上横飞。小米用于争夺用户的成本不断增加(包括、营销和公关)。另外,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卡位移动互联网,小米依靠了运营商,进一步压缩了自己利润空间。
2,不断推出的各种移动互联网服务,短期内难以盈利,但是服务成本不会消失。只会因为2000万用户的到来,不断递增。
3,售后服务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各地物流存储中心和小米之家的建设都在增加公司的成本。
再次,小米已经不是一家硬件或软件公司了,它是一家B2C服务的品牌电商平台。
首先延长产品线,是电商的本能行为。当前,小米的品牌效应已经建立,拥有高中程度的米粉一族,它们成了小米任何产品的发烧友。小米发现自己轻松拉长产品线,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对上游元器件供货商的影响力,同时还能拥有充沛的现金流量,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小米手机现在已经可以提供小到耳机、衬衫,大到玩具车、电视的销售,连官网现在的设计都酷似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布局,未来上线什么商品都不奇怪。
另外,随着小米作为一个高产、高效的销路和资源整合者形象的确立,越来越多地智能产品的元器件厂商愿意提供更多的元器件和资源,让小米激发这些零件的潜力。小米的魔力营销可以将这些零散的部件,在一个新的行业,产生出化学反应。(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