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教育应用排前三位
由海信、长虹、TCL牵头组织的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中国智盟)发布了今年上半年智能电视产业白皮书。白皮书内容显示,上半年智能电视激活数达到375万,已经具备了商业运营的能力。月活跃率达到50.83%。相比较2012年智能电视的激活率,2013年智能电视激活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6月份达到了77%。
截止到2013年6月,中智盟会员厂商的应用下载次数突破1200万次,应用运行次数突破10亿次,运行时长达到1亿4千多万小时,平均每个用户的运行时长达到38.9小时。
游戏、教育投资比视频更有优势
在用户下载的应用排行榜中,视频、游戏、教育排名前三位,视频类应用虽然数量很少,但是下载量却排在第一位,说明用户对于影视娱乐的需求非常旺盛。在下载地区分布中,山东、河南、广东居于前三位。在长虹、海信、TCL的终端平台上,综合华数、百视通、CNTV、芒果等牌照方视频类应用的数据,平均激活率为74%,累积激活用户数为278万。三家多媒体公司的视频应用日均在线人数为306,802,日活跃率为11.05%。
随着智能电视用户量的增加,智能电视的运营商业模式受到各方重视,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包括开机广告、贴片广告在内的前向收费与影视点播收费、年服务费在内的后向收费模式。
在项目的选择和衡量上,投资人看重是新技术市场化前景、项目收益情况及投资汇报率等。在智能电视应用领域,一些投行表示,产品的运营价值、现有用户量、商业模式、市场前景等指标都被列入参考范畴,对应用产品类型并无明确要求。
深圳一家初创期投资基金表示:视频类产品受政策管控,投资风险较大,相比之下,投资游戏和其他产品风险小得多。从目前应用性质来看,针对儿童教育、家庭医疗、电子商务,游戏等,有明确盈利模式,用户接受度高的应用,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
电视终端各平台不一导致开发者开发周期长
目前已经拥有10391名智能电视专业开发者。企业开发者占30%,个人开发者占70%。
在所有开发者中,20-30岁开发者占到58%,这一部分人群是成为智能电视应用开发创新的主体。
国内智能电视总体数量偏少,各家的软硬件平台差别较大、不通用,独立开发者针对电视开发应用没有明确的盈利前景,开发意愿不大;现有绝大多数应用游戏由厂商主导开发移植,软件开发的难度大、周期长,更新慢。
现有应用大多从手机应用商店简单修改移植过来,原有应用设计针对触摸或近距离操控体验,移植到电视上后,使用普通遥控器操作体验差,缺少精品、杀手级应用;专门定制的游戏应用,如体感类、3D类游戏,需要专门的游戏手柄和高精度摄像头,用户使用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导致游戏应用普及度低。
可产生的四大商业模式
经过2011、2012年的探索,目前的智能电视生态链商业模式逐渐开始有了探索和比较清晰的思路,并且已经有了可操作的模式,这些案例能否成功现在还很难做定论。
影视会员费:按照月、季、半年、年的时间间隔,向用户收取一定的影视服务费用,而用户在除了一些基础服务之外,还可以享受到高清、3D、最新的影视资源等服务。
广告费;厂商纷纷在建立自己的广告系统,除了自己的整机广告运营外,也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广告支持,这方面,海信的广告平台已经在2013年五一上市的产品正式商用,而作为TCL、长虹的平台运营商-欢网的广告平台也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发完成。一些大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广告资源和平台进行广告运营。
应用商店下载收费:目前,这样的收费模式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运用的比较成熟,在智能电视以及android平台的应用商店上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应用内收费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目前在视频、游戏、教育类应用中使用比较普遍,单片的视频点播、游戏的道具收费、按课时收费等都是可以操作的方式,已经有应用开始探索和实践。这种商业模式的难点在于支付方式的便捷性。(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