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聪明反被聪明误”
现阶段,手机、电脑等信息终端设备不断走向智能化,电视机也不甘寂寞,随着三网融合、内容、操作平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家用电视也借势迈向了“智能”时代。
所谓智能电视,是指像平板电脑一样,具有全开放式平台,搭载了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彩电的功能进行扩充的电视机,智能电视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可以通过网线、无线网络来实现上网冲浪。
智能电视相对于传统彩电,具有更多的人机互动功能,是一种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过渡。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真正的智能电视起码具备中文语音智能、开放的应用平台、双系统配置、全语音识别和体感识别,还可实现多屏互动,硬件配置也要向PC看齐。
智能电视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集中上市的,在经过了1年多的上市销售后,智能电视产业逐步迈向成熟,产品渗透率迅速增长。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日前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智能电视产品渗透率已达20%,预计今年底将突破30%,销量将超过800万台。
为了抢占市场,2012年春季以来,海信、康佳、长虹、TCL、创维、三星、LG、夏普、索尼等相继推出智能新品,硬件配置全部由2011年的Andriod2.0上升为4.0,其中海信、TCL、长虹、康佳等智能电视新品CPU全部达到双核1.5G,内存2G以上,甚至部分产品内存已达到8G。在软件应用上,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也已成为各品牌智能电视的标配功能。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初,国产彩电在智能电视的附加功能上也拉开了技术战线。TCL全面启动云战略,利用云计算的强大功能,成功将教育服务功能植入电视中;康佳的智能电视新品与金山快盘联手打造的云安全,给消费者的在线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创维云健康功能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
尽管智能电视被业内人士视为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和彩电市场的“风向标”,被彩电厂商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着力推出,但是记者调查了解到智能电视的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尴尬。
据广电总局科技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国内智能电视的保有量已超过千万台,但与CNTV、百视通等互联网电视牌照商的后台完成对接并经常使用的用户数量只有100万台左右。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也表示,根据多家市场调研公司合作的调查结果,其实真正的互联网电视活跃用户(平均每天开机1小时以上)的比例不到10%,智能电视遭遇接入率低的尴尬。
在北京市场上,很多智能电视都有着强大的功能,语音识别、人机互动、能上网、能玩游戏等均不在话下。在北京大中电器亚运村店,某品牌电视的销售专员陈晋告诉记者,虽然功能众多,但是智能电视在操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为智能电视是通过遥控器进行操纵的,而不是像智能手机那样,通过触摸就可以完成控制,更没法与电脑的键盘和鼠标相提并论,所以一旦输入错误,退出和返回都十分麻烦。
家住北京回龙观社区的李家轩和王芸今年7月结婚,目前正在布置婚房。在谈到是否打算购买智能电脑时,他们表示,家里面已经有了两台电脑,智能电视就算是买回家,其多种多样的功能也会成为摆设,还不如就买一台普通电视或者3D电视,还可以省下几千元钱。
记者随即采访了商场中的其他几位消费者,绝大多数人也表示,电视还是应该强调“电视”的功能,对于其网络功能还是习惯于通过电脑来实现。
其实,就连推销智能电视的销售人员也往往很难搞清楚智能电视的全部功用,在国美电器某品牌“智能云”电视销售处,销售人员说,该款产品可以银联支付、异地同步K歌、语音精灵等。当记者想体验异地这些功能时,销售人员拿着遥控器摆弄了半天也没有给记者说明白如何操作,最后只能以店内无法上网为由搪塞了过去。
家电行业内的部分专家也认为,智能电视存在着价格偏高、很多功能过于复杂、操作起来较困难的情况。由于智能技术尚有待完善,并面临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竞争,智能电视要想走入千家万户,把自己的“智能”完全发挥出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