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行业热炒背后的几点冷思考
本文原标题:《泡沫涌动:VR行业热炒背后的几点冷思考》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程浩,迅雷创始人,现在专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浩哥的信任和关注。最近VR持续升温,甚至某个省的高考作文都提到虚拟现实,所以不断有人问“浩哥,你怎么看这块的投资?”,所以今天特别的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夏天的给大伙降降温。
我之前提到“VR/AR是下一代的个人计算中心”,因为满足两个主流趋势——更加便携及人机交互更自然,同时能看到的都是屏幕。然而趋势是趋势,具体到投资机会,我有一些自己的判断。毕竟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看了很多项目,尤其我们是一支比较偏早期的基金。我总结几点:
偏硬件的大的投资机会较少
主要原因包括:
1、有些领域本来就不是我们的赛道,例如:头盔未来一定是手机厂商的赛道。
2、虽然有一些有技术含量的赛道(例如传感器、动作捕捉、手势识别等),但是因为中国技术创新本来就很少,所以靠谱的项目价格都很贵。
3、硬件设备不分国界,跨国公司都会进来,对手又有钱又有技术又有品牌,所以国内厂商更多还是比拼性价比。
不过硬件不是今天聊的重点,主要讲讲VR应用和内容方面
因为事实上90%的VR创业企业都集中在这个领域。这方面我有几个简单的结论:
1、首先,现在对于VR的内容投资仍然太早期了。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今天的VR设备出货量其实还不如2009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我们回忆一下,移动互联网涌现出的独角兽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滴滴打车是2012年成立的,今日头条也是2012年。
再看CP,成功的手游公司大多数是2012年创立的,有少数是2011年下半年创立的。换句话说,在VR这个领域,优秀的2C的应用/CP的独角兽企业应该是在2-3年后成立。现在终端设备出货量实在太少,因此投资CP确实太早了。
2、既然整个面向消费者市场还远不成熟,所以现阶段绝大多数在VR领域的CP都是瞄准2B或者B2B2C市场,这很容易理解,既然2C市场还没起来,企业总得先赚点钱养活自己吧,顺便锻炼一下队伍。
举个例子,现在做教育的,基本都是面向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的。例如搞儿童教育的都是先打学校,但学校一周只开一节课,如果家长和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方式,想一周上三节,那就去买设备吧,这是典型的B2B2C。
视频类也是如此,面向2C能产生收入的视频还没有,所以基本上视频都是面向行业的,有拍景区的,有拍博物馆的,有拍演唱会的,有拍二手房的,向2B收费。游戏亦然,向2C直接收费几乎不可能,混个脸熟都不容易,所以基本上也是主打体验店和未来的网吧市场。
2B市场确实能赚钱,但是赚不了什么大钱,原因有两个:
一是很多2B都是做项目而不是做产品,因此很难规模化;
二是随着行业的成熟,这些2B类业务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毛利也会越来越低。
类比一下:1999年的时候你会做个网页都很NB、很赚钱,过个两年这就是IT蓝领的工作了。所以你如果看一个VR项目,说现在已经月收入多少多少了,闭着眼睛你也知道这是2B的收入,核算到公司价值的话,这类收入你要打一折扣(B2B2C比纯2B还好一些),原因就在于这类收入可能无法规模化,长期来讲也很难保持现有的利润。
3、现有的VR的产品,很多需求都不够刚。我看过一些VR的室内剧,看完之后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拍成VR,2D已经表现得很好了,连3D都不需要,拍成360度的,我还总得转头,累死了。还有做教育的,拿360度摄像机录一些老师的讲课,其实和普通的2D视频没啥区别。因为VR现在太热,所以很多项目是为了VR而VR,而且这个趋势越演越烈,恨不得什么都得和VR关联上才行,这点从业者一定要留意。
所谓刚需,或者极大降低成本,或者极大提升效率,或者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我们从这三点判断就好了,很多项目听起来三个都挨着点边,但都不强烈,说明就不是刚需,这和VR不VR根本没关系。
既然2C市场远不成熟,2B市场也赚不了大钱,因此不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要从事这个领域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这是我对所有行业相关人员的忠告。你指望投个滴滴打车,3年内干到100亿美金市值,最好换个领域。
当然了,最后还会有很多人挑战浩哥,毕竟这个领域在市场上还是有很多大笔的投资在发生。
所以在这里我必须得强调两点:
1、我所说的所有投资的前提都是价值投资。包装概念炒二级市场的方法我不懂,也没法评论。
2、我所说的所有投资都是以财务投资为前提,有些公司的投资属于战略布局。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区别太大了,战略投资不以财务回报为前提,但也有个前提就是业务必须得相关,否则又是炒概念了。
1和2毕竟还是少数,除此以外,其他的投资可以参考综上。
程浩,微信公众号:浩哥说(ID:haogetalks),迅雷创始人,目前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创业服务/VR/AR/人工智能的投资,欢迎创业者发送BP到steve@ivision.vc邮箱与我交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如对本文有异议,请及时与融合网值班编辑联系与沟通。)
(责任编辑:方向)-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