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会回美国生产吗(2)
可以看出,苹果要做到iPhone在本国生产需要极大的时间、人工与资源成本,甚至正如库克所言,在美国,甚至已经找不到熟练的产业工人。但这显然不是一种健康的产业模式,这一趋势一旦加剧,会导致一场危机。
产业分布的统一性与完整性会推动集聚效应与竞争优势 反之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在《制造繁荣》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产业工地的观点,大致就是,产业公地上的每一“物种”(包括竞争对手、供应商、消费者、工人和诸如大学之类的机构)都不是孤立的,每一物种保持独特优势与关联的产业交换资源会让彼此获益。这类似一个生态系统,每一“物种”都在贡献能够使其他“物种”获益的资源,所以生态系统一直持续运行并保持平衡。精密工具制造者群体开发金属加工工具,那么它对于制造复杂纺织机械非常重要。如果这类工具消失,对纺织机械业也是重大打击。
即产业在地理上分布上的统一性与完整性会推动整个产业的集聚效应与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距离上的邻近的企业间技术、人才和配套的完善,会让整个产业集群受益,靠半导体发家的硅谷就是受益“产业公地“的典型。反之如果一个关键产业消亡了,这个产业的供应商、需要这些供应商的其他产业可能也难以存活。这将侵害“产业公地”。比如汽车行业的衰退会引发铸造和精密加工等通用能力的萎缩,以及包括重型设备、先进材料业的式微。即系统中某一类企业数量减少,那么就会导致其他配套产业链企业的生存能力的降低。这也是美国力推“制造业回流”以治疗产业空心化的重要原因。
利益捆绑关系与过于分散的地理分布决定苹果对供应链没有绝对掌控力
如果将其对应到iPhone身上,iPhone的整条产业链与供应链散落在全球各地,iPhone的成功不代表美国整体制造业的提升,它在美国本土没有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我们常说苹果掌控着整条供应链,但目前的组件供应链绝大部分在中国,根据一份统计显示,iPhone 原材料及零件供应链来自于31个国家,其中中国的供应商数量最多,达到349家,其次是日本,达到了139家,而美国排名第三,也有60家供应商。接下来是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德国。
iPhone对中国的依赖性加强并不是一件好事,这会使得苹果不能绝对掌控供应链控制权与主导权,苹果目前能在供应商面前有绝对话语权,是因为苹果能为其带来利益,比如一旦苹果财报亮眼,供应链水涨船高。而一旦苹果销量走低,则供应链跟着受损,继而导致苹果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弱化。因为归根结底,苹果与供应链的捆绑关系是利润上的共荣关系。
iPhone的生产过度依赖中国:未来美国本土与其他国家都缺乏产品配套与支撑能力
iPhone在中国生产,苹果必须要面临的情况是,未来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与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以及产业转移等情况,目前,随着中国内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年轻工人不愿在制造行业工作,劳工短缺和高流动率现象在业界普遍发生,未来基于利润的考虑,苹果可能还要将工厂转移到印度或者东南亚其他成本更低廉的国家,那么苹果将面临更多困难,各种配件,包括天线、框架、涂料、薄膜、各种模组,这些组件目前几乎都是由中国广东、福建、上海一带的企业生产,无论是印度,越南、泰国等其他国家均无法第一时间产生高效率的供货,甚至良品率也无法保证。(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