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估值40亿美元:小米微熟?(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徐洁云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6-29 13:50 
核心提示:40亿美元估值 知情人士确认这轮融资启动于3月,新的投资者如DST创始人Yuri Miler也参与其中。眼下,完整的投资者名单尚未披露,未经证实的消息说,C轮投资人中还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以及国内的两位个

40亿美元估值

知情人士确认这轮融资启动于3月,新的投资者如DST创始人Yuri Miler也参与其中。眼下,完整的投资者名单尚未披露,未经证实的消息说,C轮投资人中还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以及国内的两位个人投资者。

短短两年时间,小米已经实现“大跃进”。2010年底,A轮融资来自Morningside、启明、IDG三家共计4100美元,彼时估值2.5亿美元;一年后,B轮融资了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加入,融资9000万美元,估值也随之攀上10亿美元。

英华达内部人士描述了一个细节。在去年试运作之初,零组件资源所获支持有限,一度严重限制其产能提升,不过在预售30万台被抢购一空后,多家一线零组件供应商开始主动洽谈供货。

正是这30万台,为其赢得了去年年底的B轮融资的估值攀升。小米认为,产能、出货的跃升被视为支撑估值的有利因素,据雷军披露,现在小米出货量已超过300万台。

同时,产能、出货提升使得利润表现发生扭转。雷军说,去年小米还赔了不少,到2月份左右实现打平,随后才开始盈利。

相比之下,小米的估值已接近54亿美元市值的RIM,同时也已是诺基亚的一半。在国内参照系中,奇虎360眼下市值为23.44亿美元,而做手机中间件的斯凯市值不过7561万美元。

小米认为,这算是对其国内首个互联网手机模式的认可:基于自定义硬件基础之上的移动互联网体验系统。按照雷军自己的概括就是硬件、应用、移动互联网的“铁人三项”。这三项的相互依存及小米所掌握的定义能力,或许是高估值的关键依据。

2010年8月,小米发布了基于安卓的类操作系统MIUI。黎万强(微博)认为,没有MIUI的小米硬件只能走价格路线,而没有小米手机MIUI则最多只有数亿元估值。

从最初的米聊到现在的MIUI,小米也策略曾有些调整,特别是在米聊的发展完全被微信盖过风头之后,小米将MIUI定位为与外部应用服务广泛深度结盟的平台。

而现阶段,支撑起MIUI及整体应用体系的是硬件销量的增长。黎万强说,小米目前可预见的目标是占据国内市场出货量10%的份额,这一目标可能将在3年内实现。现阶段的销量目标是明年冲过1000万关口。

当然,目前硬件本身也能赚钱,黎万强说,手机销售正在提供正向现金流。雷军公布了一组详尽数据,包括元器件采购成本、海关税、进口代理费、代工成本、研发费、生产耗损等11项成本开支,其中“仅税费和专利费合计就要400元”。

小米自己算的账显示,在出货跨过300万台之后,每台手机的硬件成本约为1300元,每部实际利润大概300元。此外,小米规划中的赢利点还包括了配件、电商与衍生品。其中电商被认为还有较大想象空间。

目前,小米自有电商运营团队已有200人,加上配套的市场营销及客服团队已扩张达900多人。据黎万强透露,目前自有电商仍占据60%的出货份额。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