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手机如何保持创新与增长
在智能手机掀起的手机进化大潮中,许多人都将目光投注在其背后的公司身上。在潜意识中,不管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偏向于用一种更加传奇、激昂度更大的描述——比如“革命”,来定位在这场大潮中的公司更替。
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描述:诺基亚、微软,包括索尼爱立信,旧的王者倒掉;苹果、Android,乃至HTC,新的王者登场;摩托罗拉,作为旧的王者倒掉了一回,又作为新的王者登上了场。
泛泛而论,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它低估了整个手机市场的复杂程度。如果抛开众多只言片语的倾向性新闻在长年累月中造成的影响,在这个芯片商、材料提供商、硬件商、操作系统和软件商、应用开发者、运营商构成的多维度世界中,所谓的成败并没有那么简单。
比如在黑莓上,大多数遵照“简单定位法则”来评判公司好坏成败的人犯了难。这真是一个怪公司。
效率致胜
在21世纪初,黑莓就已经凭借邮件Push、全键盘输入声名鹊起,其对办公效率的提升引起了从企业到消费者的浓厚兴趣。“高效”成为黑莓的代名词:快速输入、快速查看——在手机上,这是多么与众不同!当然,背后还有稳定的性能和安全的服务,但这显然是更少数那部分人,比如企业主、CIO或信息安全专家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效率成就了黑莓,让它成为2001~2007年最成功的手机制造商和无线方案解决商之一。
然后,iPhone来了,Android来了,手机在智能化的同时,变得更加时尚和互联网化。当手机核心竞争力要素从外观、质量过渡到功能、操作系统、应用,许多手机公司在公众的注意力迁移和自身的阵脚大乱中滑向低谷。这一趋势立刻反过来印证了革命的产生——新势力掘墓旧势力,是否本该如此?
但事实是,智能手机的消费层级快速演进,不仅没能让在企业级占有绝对优势、一直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大份额的黑莓动摇太多,反而成了它新一轮成长的强劲动力。如果说黑莓旨在给用户带来更高效率,那它自身的成长“效率”也极高。
2010年,RIM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公司。其数据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黑莓已经在全球卖出了1.329亿部手机,其中最新一季度销售了1420万台;目前有5500万用户,新增用户510万。RIM公司单季收益5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0%。
从某种程度上讲,黑莓的高速成长从“旧时代”一直延续到了“新时代”,速度不减反增,这确实让看衰黑莓的人大跌眼镜。而客观来说,这个世界对任何公司而言,都不存在无缘无故的快成长。
追求极致的实用主义
你可以想象这样几副画面:以地球为蓝图,一部部黑莓手机,在175个国家的580个运营商和分销商之间快速流转,从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到柜台、营业厅,交付到海量用户手中;信息在全球25万台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服务器里急速运转,还有广受用户喜爱的黑莓独有聊天工具BBM,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数据从世界各地数不清的每部黑莓中发出并流向这里,又在处理之后以最精简的形式第一时间推送到另外一部分黑莓中;警察、医生、律师、理财师,医院、写字楼、大街小巷,信息在每个人手中被快速接收、处理,又被快速返回。
这就是黑莓网络。之所以不将“网络”这一后缀放在其他手机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黑莓从手机硬件、软件到服务器端,都全部自己包办。
这种包办在一开始或许只是无奈之举。在2000年左右想要在手机上完美解决人们的邮件需求,就必须从手机到服务器进行从设计到软件的全面革新。为了在当时低速的网络条件下让用户高效地管理信息,就必须有一套尽可能向这一方向度身定制的信息处理机制。
与此同时,因为一开始就应用于政府部门和企业,这样的机制就必须能够与各种企业信息系统兼容,且足够安全。
毫不客气地说,就现在来看,黑莓所宣传的“高效、安全”并不新鲜,但在这四个字背后,黑莓基于企业、IT公司、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用户,进行了艰难的创新实践。
而巨大的工作量给黑莓的“回礼”,是一个品牌、一个海量网络和一个在长期使用下形成习惯的高粘度用户群。这三者,正是黑莓仍然保持高速成长的关键要素。
对同业竞争者来说,它形成了从用户到技术、资源的高门槛,并非简单的“智能手机+高速网络”概念可以替代;对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它是一项提高效率、管理员工和管理自己的移动工具,拥有尤其在企业端近乎完美的体验。
对黑莓本身而言,对“高效、安全”的追求依然在继续,黑莓手机的设计及功能亦不继求新,贴近消费者要求。不管是以现有黑莓手机社交网络拓展消费群,还是对BlackBerry PlayBbook等新形态移动终端的延展,都基于其信息端点和信息网络,及背后旺盛的创新精神。
而所谓“新鲜”或“眼球”,并不是黑莓考虑的重点。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