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数字化在电视行业掀起革命了吗?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2-06 15:52 
核心提示:尽管当下节目种类丰富,体育比赛依旧是美国人的最爱——这一偏好也延伸到了数字世界,平板电脑电视观众观看实时直播的时间接近点播视频观看时长的4倍,PC观众观看直播的时长更是高出15倍。

科技博客AllThingsD发布跨设备视频分析与商业解决方案公司OoyalaCEO杰•弗切尔(JayFulcher)的文章称,数字化并没有在电视行业掀起革命,电视相比十年前并没什么不同,人们的内容观看习惯和行业的商业模式基本一样,不同的只是人们所使用的屏幕。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硅谷对于颠覆再热衷不过了,而当下的颠覆发生在电视行业。具体是?数字化正掀起电视革命,一如10多年前它在音乐行业掀起的革命。

我不认同这一说法。我认为现在的电视跟十年前非常相似,并没什么不同。

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互联网当初是如何变革音乐行业的。MP3格式在1990年代中期出现时,早期使用者知道如何免费分享音乐。但对于大多数的听众来说,互联网的力量直至Napster在1999年的诞生才真正爆发。该点对点文件分享服务免费提供,风靡一时——巅峰期用户量高达8000万——以至于音乐盗版成了失控的问题。2001年,Napster因一连串的法律纠纷而关闭。

Napster上线十多年后,音乐行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滚石乐队等依然位于每周最热歌曲和歌手榜单之列,但当下的明星通常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发行——他们的成功不再跟大唱片公司的支持有必然联系。CD已然过时,听众们都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PC听音乐。iTunes的普及,加之Pandora、Rdio、Spotify、iRadio等流媒体音乐服务的涌现,使得大牌歌手赚钱没Napster出现之前容易。

相比之下,数字化对电视行业的改变则没有那么大。

电视没什么改变

10年间,电视并没什么改变。例如,1982年,超级碗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而30年后,它仍然是该国最受欢迎的节目。尽管当下节目种类丰富,体育比赛依旧是美国人的最爱——这一偏好也延伸到了数字世界,平板电脑电视观众观看实时直播的时间接近点播视频观看时长的4倍,PC观众观看直播的时长更是高出15倍。

录制节目的观看习惯也几无变化。虽然两款新兴视频服务Netflix和Hulu制作了《纸牌屋》(HouseofCards)、Battleground等原创节目,但它们并不像是独立制作品,而更像是主流直播系列。

另外,尽管很多人都估计用户生成内容、短视频等非传统节目在移动网络观看中会成为主流,但事实上,长视频依然占据大多数的观看时间,且处于增长状态。移动长视频观看时间同比增长29%,2013年第一季度在总观看时长中的占比达到53%,较2012年第一季度时的41%显著提升;2013年上半年,平板电脑上观看的一半视频属于优质长视频。

商业模式一如往常

那电视行业的商业模式有什么结构性改变呢?真相是数字化并没有催生大量的独立制作者——制作一流节目的成本惊人的高。YouTube给它的原创频道的制作和营销至少投入了3亿美元,且在洛杉矶、伦敦和东京为节目制作者设立了工作室,但它还不能自力更生。LenaDunham(“Girls”)、JenjiKohan(“OrangeistheNewBlack”)等新贵出品的新电视剧也被大公司HBO和Netflix给收购了。

总的来说,消费者的节目支出跟十年前一样。Netflix和Hulu的包月费用低于传统付费电视,但考虑到它们要承担的原创节目制作成本,其服务涨价可能性颇高。据《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报道,Netflix需要连续两年新增52.0834万订户才能抵消《纸牌屋》的制作成本。

商业化对YouTube来说也是个难题。与Netflix和Hulu不同的是,该视频平台是通过广告和订阅费用创收,但这一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有效。此外,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该谷歌旗下的平台在吸引广告主上面临困境,其视频收入增长慢于预期。

与过去一样,绝大多数的付费电视还是以捆绑形式提供——消费者支付标准费用享用可能包含部分他们没兴趣的节目的“套餐”。尽管消费者机构一再表示退订有线电视将会为人们节省大量的支出,但实际上,按需选择内容的电视节目服务比大多数的付费电视都要贵。

屏幕转变

数字化给电视引发的一大变化是人们使用的屏幕。人们越来越多地转向联网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和游戏主机——去看电视。过去两年,手机和平板电脑视频观看时长占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事实上,光是2013年上半年,手机上的视频观看时间就上涨了41%,平板电脑上更是上升了59%。

种种迹象都指向数字设备观看量持续快速的增长。随着移动网络变得更加快速,智能设备广泛普及,手机大屏化,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观看时间份额可能将高达33%。

这种向数字屏幕的转移并非无缝,但它大体上是成功的,那是因为硅谷和电视行业公司的携手合作。观众测量的新兴标准等进展正帮助电视行业和硅谷管理和监测那种转移,催生了个性化和货币化内容的工具。这些合作正帮助电视以一种同时惠及行业和消费者的方式转向数字化。这些合作关系正是数字化在电视行业没有像当年在音乐行业那样造成混乱的原因之一。

未来,电视在数字化的驱动下将出现更多的变化。但我们将不会看到颠覆或者革命;相反我们将看到的是智能进化。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