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紧抓移动互联网机遇,推动我国移动芯片技术产业升级

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作者:周兰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1-12 13:10 
核心提示:移动芯片国产化率得到快速提升,在多模基带芯片、多核应用处理芯片、多集成单芯片等重点领域均取得关键突破,并逐步深入对基础架构的理解和软硬件优化,在移动芯片制造环节已实现40nm工艺量产。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强有力带动下,移动智能终端取代PC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发展的新市场和新动力,2012年全球移动芯片销售额已基本与PC相关芯片持平。移动芯片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催动原有集成电路产业格局被重塑,产业主导者也在不断博弈的过程中易位,ARM崛起成为芯片产业的新领导者,继高通市值超越Intel后,台积电也正逐步向其逼近。

在产业新方向和市场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移动芯片相关设计及制造技术始终保持着快速创新的态势: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基带及射频芯片与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紧密相关,随着LTE的逐步商用,多网络制式共存的现状使得多频多模成为发展的基本要求,高通业已推出包括全部移动通信制式的28nm六模基带芯片,并且在支持多频段的射频前端整合上也具备领先优势。应用处理芯片在四核之后已开始步入八核阶段,更为复杂的并行调度模式不仅带来了更高的芯片硬件设计难度,也对操作系统的相应协同提出新需求。除多核复用外,通过提升单个核心的处理能力以促进应用处理芯片的升级也成为业界探索的另一新方向,三星、MTK、高通均广泛关注,苹果新近发布的A7即为首枚基于64位ARMv8指令集的芯片,据苹果官方数据显示,其整体性能比iPhone 5上的A6芯片快2倍,是第一代iPhone上所用处理器的40倍。

从制造的角度来看,移动芯片制造工艺迅速跟进PC水平,28nm迈入规模量产。在应用及市场竞争需求的催动下,工艺技术预期仍将保持快速升级的步伐,Intel可用于移动芯片的22nm三维晶体管技术今年底将有产品面世,而台积电也在加大20nm、16nm的建设投资力度,根据其与苹果的代工协议,2014年代工20nm A8,并在2015年升级至16nm A9/A9X,几成定局。

借助于国内市场的有力带动和对国际开放性技术成果的积极利用,我国在移动芯片领域已初步实现核心技术和市场应用的双突破,取得了远佳于PC时代的产业位置。各细分领域出现一批领军企业,产品线日趋丰富、销售额逐步攀升的同时,在全球产业的影响力也实现快速提升;移动芯片国产化率得到快速提升,在多模基带芯片、多核应用处理芯片、多集成单芯片等重点领域均取得关键突破,并逐步深入对基础架构的理解和软硬件优化,在移动芯片制造环节已实现40nm工艺量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不仅成功实现了从“无芯”到“有芯”的跨越,未来也进一步具备从“有芯”到“强芯”的可能。建议继续抓住移动互联网产业变革创新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好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优势,围绕移动智能终端加强整体布局,优化移动芯片产业环境,强化设计、制造、终端间的产业互动,进一步突破移动芯片核心设计技术,实现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整体升级。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