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微信指数是微信下的一招坏棋
本文原标题:《我为什么说微信指数是微信下的一招坏棋》
正如微信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引起互联网圈的一次“震动”,自带话题和流量的微信已经成为部分“微信一更新就兴奋”体质的互联网评论家和分析师的显学生意,但如此高密度的关注度和舆论光环加持之下,依然不能保证微信的每一次更新都会是一次跨越人文和科技路口的质变,有时反而会更糟糕——比如这次的微信指数。
微信指数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微信指数是嵌套在微信程序内的新工具,将能够整合微信上的搜索和浏览行为数据,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关键词”给出动态的指数变化,比如说搜索“马云”、“马化腾”这类热词,就会出现对应的指数数字,这么说吧,要看在微信里火不火,在指数里搜一下就行了。
功能上线后,很多人都展开了讨论: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公关营销从业者,因为任何公关传播,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就是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微信增加了指数这个维度,意味今后以后的传播评价体系将从百度指数时代跳转到微信指数时代,从前惯用的套路也好、老法术也好,都失灵了,这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些公关KOL就表示:“微信指数的推出,绝对是公关圈的大事,尤其是对社交媒体,新的公关评价体系,说来就来了!”
但在我看来,微信指数的影响力还很有限,谈论取代百度指数、搜狗指数等传统的舆情监测工具为时尚早。最重要的是,微信的生态里并不需要这样一个指数工具。
巧的很,昨天晚上,微信通过官方渠道开放了小程序的 6 大新能力,包括允许个人开发注册小程序、公众号菜单栏支持直接跳转小程序、扫描非小程序二维码可打开小程序,这其实就是官方给小程序这个死气沉沉的新产品导流输血。
我们把微信指数看成一个类似小程序一样的beta版,如果不输血和升级,微信指数也会很快沉寂并失去其价值和意义,如果输血,则会严重背离微信的初衷和张小龙的产品哲学。
1、太克制的背后:入口深、功能简单,满足不了需求
这个事情其实当天晚上就已经有不少人吐槽过了,要想找到微信指数,首先你需要在微信搜索框里输入 “微信指数”,然后点“搜一搜微信指数”,这才找到入口,然后输入,搜索,呈现。
这就导致产品功能实现的步骤太多。比如你要搜索“虎嗅”,要依次经历输入“微信指数”—搜索—点击进入—输入“虎嗅”—搜索这5个步骤,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操作太长,并不友好,对于产品本身来说,隐藏的过于深,外人难以频繁的使用。
其次,微信指数的入口并不像漂流瓶、附近的人一样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功能,而是和长按朋友圈拍照按钮就可以输入文字一样,是一个“黑科技”,对于一名平均微信好友不到50人的典型微信用户来说,这比在微信里找到城市服务里的“社保查询”一样还困难——至少后者还是有迹可循的。(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