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农村互联网 >

《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5)

来源:工信部网站 作者:丁海润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05 09:37 
核心提示:专栏3: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 云计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推进:重点突破超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虚拟化、高速网络等关键技术,组织采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公共应用示范,推进云计算产业链整合。制定云计算关键技术标准、服务

专栏3: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

云计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推进:重点突破超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虚拟化、高速网络等关键技术,组织采用云计算技术开展公共应用示范,推进云计算产业链整合。制定云计算关键技术标准、服务和安全管理规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云计算应用示范:积极有序地开展安全、高效、绿色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示范,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平台即服务(PaaS),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软件即服务(SaaS)。在电子政务和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动云计算应用。

云计算安全防护:开展云安全技术研发,突破云计算安全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制定云计算安全管理制度。

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发展为契机推动移动电子商务规模应用,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完善支付体系和诚信体系等支撑环境。

(二)服务两化融合,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互联网在工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与综合集成。将互联网与研发设计融合,构建网络化、协同化的研发设计体系;将互联网与企业营销生产融合;将互联网融合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建立高效协同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和物流体系,实现市场需求智能化感知和动态响应。大力推进互联网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发展面向三农的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

全面应用互联网推进服务业的现代化。积极推动互联网在服务业中的广泛普及和深化应用,推动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改造和网络化经营,延伸服务产业链,显著提升服务水平和附加价值,推动服务业高端发展和向现代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专栏4:互联网生产性应用示范工程

制造业领域的互联网应用示范:重点开展互联网协同研发设计、网络化柔性定制、产业链协同电子商务、供应链智能化管理等示范试点。

面向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示范: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运用转化、第三方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互联网社会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互联网在教育、医疗、社保、人口等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和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系统,支撑政府建设在线公共服务与政民互动的新技术新业务手段,推动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促进社会就业、创业。以电子商务、网络创作、应用程序和新兴互联网服务等为重点,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创业门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帮助农村就业人口实现“离土不离乡”。

(三)建设“宽带中国”,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加快网络接入的宽带化建设。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综合利用光纤接入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手段,加速网络宽带化进程。在城市地区推进光纤到楼入户,在乡镇和行政村推进光纤网络向下延伸。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加快提升3G覆盖范围和质量,统筹推进LTE商用,建设宽带无线城市。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与医院等公共机构和特殊人群的网络覆盖和应用普及,缩小数字鸿沟。

优化调整互联网国内整体架构。推动本地直联试点和长途互联方式的转变,合理布局骨干直联点,减少网络间流量绕转。探索交换中心发展模式,对交换中心进行配套改造,充分发挥交换中心流量疏导作用。保障互联网网间带宽适时扩容,严格保证网间带宽利用和性能指标,在提升网间通信质量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性。统筹协调运营商互联网网络建设,配合互联网网间架构调整,引导其进行网内建设。

完善互联网国际网络布局。持续提升国际出入口能力。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具备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增设骨干网海外POP点,扩展国际业务直达范围。适时建设国际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形成更加广泛的网络通达和业务覆盖。加强海缆建设和使用权购买,增加登陆海缆,完善国际陆缆建设。统筹协调运营企业海缆路由规划及海外POP点部署,加强安全防护。

加快构建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综合考虑网络架构、市场需求、配套环境、地理能源、信息安全等因素,加强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引导,优化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保障大型数据中心之间的网络高速畅通。全面开展以绿色节能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IDC改造,提升数据中心能效和资源利用率,提升集约化管理运营水平。统筹推进CDN建设,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CDN建设和运营,扩展网络容量、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逐步形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CDN网络,提高互联网对多媒体、大带宽应用的支撑能力。(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