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国家电网 >

坚强智能电网绘就绿色发展蓝图(3)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6-13 16:39 
核心提示:迄今为止,十一五是我国电网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750千伏成为西北电网主网架,500千伏成为各省级电网主网架。特高压等工程使得电网互联优势充分

 迄今为止,“十一五”是我国电网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750千伏成为西北电网主网架,500千伏成为各省级电网主网架。特高压等工程使得电网互联优势充分发挥,既满足了大型能源基地电能外送的需要,又解了负荷集中地区的用电之渴。5年间,国家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电量近1.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远距离输送标煤超过4.5亿吨。

跨区电网建设使水电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弃水。公司各级调度部门统筹优化运用长江、黄河、藏中等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水电,深化细化水库调度管理,提高水电经济运行水平。2011年,国家电网节水增发电量159亿千瓦时,水能利用提高率8.4%,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国家电力市场累计消纳水电1082.35亿千瓦时。

除了水电这一传统的清洁能源,公司还全力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的并网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连续翻番。与此相应,公司投资418亿元,投运风电并网线路2.32万千米、变电容量3770万千伏安。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电网风电并网装机容量4394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又增加了1563万千瓦,同比增长55%。部分省级电网的风电运行指标已与丹麦、西班牙等风电发达国家相当。

去年年底,公司在河北张北地区建成了世界首个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实地考察后说,工程验证了风能、太阳能、化学储能三种新能源可以大面积联合应用,是最能彰显我国节能减排决心和态度的亮点之一。

电网是连接电源与用电客户的平台,也是节能“调节阀”。

在发电侧,公司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对发电机组脱硫设施运行监测的系统建设;利用电力交易平台组织发电权交易,促进火电机组“以大代小”或以清洁能源代替火电。2007年至2011年年底,公司经营区域内累计交易电量54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486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亿吨、二氧化硫140万吨。去年,公司还创新开展跨区发电权交易。

在用电侧,公司严格规范报装接电手续,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电价政策,积极配合各级政府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及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向企业客户普及需求侧管理知识;大力推广节能变压器、无功补偿设备、高效电动机等节能技术和项目,引导、带动社会降低生产能耗。2010年开始,公司探索组建节能服务体系,2011年组建了292个市级网络活动小组,组织2948家工业企业参加各类活动728次。基于公司营销信息系统的能效管理数据平台,已被工信部列为2012年度“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重点推进项目”。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