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资本 > 其他 >

A股20年主为融资者服务 投资功能恢复亟待解决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7 15:51 
核心提示:A股诞生20年来主要是为融资者服务为国企解困,为银行化解金融风险。现在到了回归投资-融资功能本位的时候了 2011年前5个月,A股实现首发、增发和配股合计融资额高达3625.4亿元,至今已发布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167家,合计计划募资总额达4195亿元。按这

A股诞生20年来主要是为融资者服务——为国企解困,为银行化解金融风险。现在到了回归“投资-融资”功能本位的时候了

2011年前5个月,A股实现首发、增发和配股合计融资额高达3625.4亿元,至今已发布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167家,合计计划募资总额达4195亿元。按这一速度,2011年A股融资再过万亿几成定局。去年A股融资总额就已超过万亿,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融资额股票市场。持续大规模扩容让中国股票总市值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股市诞生短短20年间就取得如此成绩,证明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就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而言,一个融资功能强劲的股市意义重大:首先是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其次是为企业提供强有力资本支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第三是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且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完善的资本融通、资本增值和资本退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社会公众并不买账。究其原因,融资不是股市全部,股市还被赋予让投资人从中获得投资回报的功能。投资者之所以投资股市、持有股票,目的就在于获得长期性收益。

收益性本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征。资本市场本就该是一个互利的市场,企业通过这个市场筹得发展所需资金,而投资者通过这个市场获得应得的投资收益。

但中国股市,无论是整个市场,还是个股,与“融资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对应,其“投资功能”长期被忽视。这反映出监管层和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投资者从股市获得收益无非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最根本的、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另一则是从股票流通中赚取股票利得。

在股息红利方面,不少上市公司表现出整体回报意识淡薄,缺乏感恩心态,以致A股业绩分红长期无法落到实处。

据公开报道,A股至少有100余家公司10多年来没有以任何形式对投资者进行分红回馈。老牌上市公司三普药业近15年来都没给投资者分红,盈亏无阻。西北化工、大元股份、同力水泥等公司,自挂牌上市以来就没有分红记录。方兴科技近期备受指责,因为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3626.71万元,同比增长80.49%,但就是不分红。

就在公司高管为不分红找借口同时,却又大幅加薪。方兴科技2010年高管薪酬增长了99.51%。面对质疑,公司辩称,高管工资上涨和分红并无直接关系。

这些现象显失公平且普遍。近几年监管层虽出台了一些敦促分红政策,非但效果不彰,且让“铁公鸡”们玩起了不派现、“高送转”的数字游戏。

派现需拿出真金白银,这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愿意做的。每年多家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上市公司只需要进行账务调整即可。这种分配方式,对于投资者并无实际收益。

获取股票增值收益是股票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另一个渠道。但同样可望不可及。10年前,2001年的5月31日,沪指报收于2214.26点;10年后,2011年的5月31日,沪指则报收2743.47点——10年间累积涨幅仅为24%。尽管股指涨幅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至少能看出,沪市广大投资者想获得与中国经济10%的增速同步增长的投资收益几无可能。

个股方面,以“亚洲最赚钱公司”中国石油为例,投资者以高达48元/股的价格买入,之后一年间其股价便跌落至10元/股水平。以其每年两次、每次向投资者派现1毛多钱来计算,最初投资中国石油者,其每股30多元的亏损,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

在当前A股市场快速扩容、新股高价发行的市况下,多数股市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这样一个让多数投资者得不到投资回报的“重融资、轻投资”的股票市场,正在被投资者“用脚投票”。一个长期低迷的股市,无论对于监管层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标、还是对于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这都无益处可言。(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