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存储分析:中小型企业扩张刺激对公共云应用

来源:未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2 15:26 
核心提示:现有公共云计算的隐患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大企业相同:安全性、可用性及供应商依赖。并且,中小企业根本不能摆脱公共云,因为其他中小企业都在使用。

现有公共云计算的隐患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与大企业相同:安全性、可用性及供应商依赖。并且,中小企业根本不能摆脱公共云,因为其他中小企业都在使用。

从市场研究机构MarketBridge对1000名中小企业IT管理者的调查显示,大约70%~85%的中小企业希望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主要应用迁移到云中,其中约有半数的已经开始完成这个目标。

另据IDC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内云计算相关的项目预算已达到442亿美元之多,而两年前这只有174亿,增长率超过150%。

“公司扩张是引发向云服务迁移的主要因素,”MarketBridge总裁Tim Furey表示。MarketBridge是一家向财富1000强及新兴企业中的佼佼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公司扩张,IT资源容量要扩增,采纳公共云服务也因此变得合理,Furey表示。他进一步透露,年业务增长率在10%甚至更高时希望采纳公共云服务的公司的数量,是年增长率没有达到10%公司的两倍。

设计公司Aquent为全世界范围的客户提供公共消费品的设计方案。Aquent的CIO Larry Wollack就表示,今年“非常繁忙”,因为Aquent正忙着“将基础应用向公共云环境迁移。”Aquent将其定制的ERP系统迁移进亚马逊云服务,电邮、电话系统则迁移进Google北美区的云环境。

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Wollack向参会的IT经理表示,“一切都是为了市场灵活度。”
因为,“在一年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云计算,对云计算也是颇有畏惧。但当我了解到在亚马逊提供的云环境下我们切换服务器配置只需要区区15分钟,在Google云环境下我们的电邮、电话系统根本不会因办公室迁移而受影响时,我告诉员工和我自己,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只要想迁移办公地点,无论何时何地,向Google打个电话就可以搞定。”

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机动性强。据MarketBridge的这次调查显示,约有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打造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服务,客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手持设备来访问。这种云计算工作模式在金融服务业体现得特别明显,譬如新泽西Vineland的Sun National Bank就利用手机银行赢得更多客户的喜爱。

Sun National Bank的CIO Angelo Valletta表示,“我们所以如此推陈出新,是为了力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与一家云计算服务商联合打造面向手机平台的网银系统。”这家银行选中了加利福尼亚州Larkspur市的mFoundry(专门为金融服务业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供应商),来打造包括短信账户查询、手机网银以及一键结算在内的手机服务系统。

公共云计算平台的分布性

公共云计算对中小企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不是像一般认为的只藏在后端。“实际转移到云计算中的计算能力及工作负载的重点,并非如之前所想集中在金融系统与ERP系统,”Furey总结到,“而是几乎完全地驻扎在营销、销售及客户服务方面。”

MarketBridge调查就显示,销售与营销,是在中小企业云计算服务中普及最广的两项。36%的受访企业正使用基于云计算的营销自动化工具,29%的客户关系管理也是基于云平台。超过49%的中小企业表示,他们计划来年将更多销售、营销系统迁移进公共云中。

尽管公共云服务的安全性令人堪忧,48%的受访高管们对公共云安全性的逐步提高表示看好。正如Furey所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使用公共云服务,自己打造这一切只会更贵和更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