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大战引来的担忧:百度重仓云计算拟摆脱困局(4)
平台之困
但这依然没有中止百度在平台上的探索。李彦宏想清楚了一件事,在今年3月的百度开发者大会上,他曾经说过,过去是属于站长的,而未来是属于移动开发者的。
谷歌早已先知先觉,它通过Android占领了客户端,也拥有了庞大的开发者群体,而本来就拥有海量用户基数的地图、邮箱、云存储空前等
应用迅速地把用户“绑”在了谷歌身上。
百度此时也需要去构筑自己的生态链,这不再是一个堆砌产品的时代。于是,在百度的逻辑里,云成了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我们过去还是围绕已有产品做无线化,而现在则是以百度云为中心,以开发者需求和开放平台为手段,切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微博)称。自从今年年初百度无线并入百度移动云事业部之后,百度其实已经在默默地减少与“云”无关的产品。
百度愿意走向后台,这是作为一个平台的操盘手最起码的准则,它甚至需要像亚马逊(微博)那样为整条生态链搭建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围绕着云,百度正在搭建着面对开发者的4个体系,分别是开发支持、运营支撑、渠道推广、商业变现。
其中,渠道推广基于百度的广告联盟,商业变现与之类似,走的仍然是流量变现加移动搜索推广的模式,这两点是百度所擅长的。而在开发支持和运营支持中,由于移动互联的特殊性,百度需要更大的投入。在开发支持层面,百度提供了百度个人云存储、LBS、百度云输入法等基础应用;在运营支持层面,百度已经开始向开发者提供移动客户端和Web App的数据统计服务。
李彦宏说:“过去12年百度把技术都用在百度搜索引擎这一个应用上,我们现在开始打包,逐渐地开放出来,给开发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开发资金,提供推广渠道。”
而百度之后上线的一系列产品让整个流程看上去十分“傻瓜”。比如Runtime,百度将多种功能封装成一个个库,让开发者可以直接进行调用,省去了开发环节的成本并降低门槛;BAE(百度应用引擎)则提供了一整套应用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平台;MTC等云测试能让开发者在一个模拟的移动终端环境里测试自己的应用,而不需要去购买各种手机来进行适配……
他们甚至上线了一款叫“Site2App”的产品可以把网站以标准化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移动应用,而且还能根据网站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这使得本来聚集在百度上的小站长们,可以瞬间把自己的内容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
谷歌同样如此,大中华区及韩国广告联盟部总监王莹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之前没有做过的。她需要覆盖一个站点的整个生命周期,“最初是教他们怎样去适应Android,如果他们还没有在iOS和WP上做APP,我们也会去鼓励他们去做;而紧接着,在产品做好之后,我们又会教他们如何去打国外市场;等到他们有了直销团队之后,我们还会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收益管理。”
搜索引擎的“后撤”使得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得以初步解决。相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站点而言,APP的生命周期更短,价值也更碎片化。诸如百度这种量级的公司,自己的直销团队加上各级经销商,人数应该突破2万人,也就刚刚能服务这几十万个站点。而APP的数量是以亿计的,搜索引擎必须把流程给标准化,这样才会使得整条生态链有最起码的活力。
搜索引擎正在通过让自己平台化来赢得更多的主动,而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它该处于怎样的一个角色,目前还很难去判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还希望成为流量的入口,这对于它所依赖的商业模式而言,至关重要。
而这个挑战依然是空间绝后的,对于那些站长的需求,百度们熟稔在胸,但它现在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用户和开发者,百度们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并不是它所擅长的。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