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各大企业掀起云计算IT产业革命
作为一项有望大幅降低成本的新兴技术,云计算正日益受到业界厂商的追捧,云计算市场已成为众多IT巨头们的必争之地,主要互联网公司纷纷通过开放平台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构建生态链,形成新的竞争焦点。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已经投入巨资,积极部署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和服务,谷歌、微软、IBM、亚马逊、雅虎、SUN、EMC、HP、DELL、INTEL、ORACLE、Apple、Salesforc等大型IT业企业已涉足该领域,开发出不同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纷纷推出云计算相关应用,推动云计算技术和产品。
谷歌提供的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服务等本身就是典型的云计算应用,目前主要是应用托管、企业搜索及其它应用服务,向用户提供公有云服务。谷歌2006年提出云计算的战略,谷歌推出GoogleAppEngine云端基础架构供企业开发使用,为用户提供开发平台供其使用google的云计算资源。谷歌允许第三方在Google的云计算中通过GoogleAppEngine运行大型并行应用程序,采用GoogleDocs之类的应用,用户数据会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某个位置,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与互联网相连的系统十分便利地访问这些数据,Google地球、地图、Gmail、Docs等同样使用这些基础设施。
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投入很大,拥有一整套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软件的全线产品。微软2008年10月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云计算平台,推出了WindowsAzure操作系统,微软推出WindowsAzure、SQLAzure和WindowsIntune云计算平台和DynamicsCRMOnline、Office2010、SharePointOnline等在线产品。Azure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Azure让Windows由PC延伸到“蓝天”上。云计算在微软80%的产品线中都会体现,例如搜索、邮件、游戏社区等平台按照云计算模式建立的,其他部门的云计算进程也在迅速推进。微软计划将80%的资源和研发力量投入到云计算项目中,2011年10月,微软发布新一代云计算PC管理和安全防护工具WindowsIntune2.0。
IBM能够提供云计算全方位支持,推出的云计算服务管理中心包含一套可共同为客户提供构建与交付云服务平台的产品,可帮助客户实现计算云的部署与管理自动化。
IBM在为企业提供私有云、公有云方面都拥有一体化解决方案,在高性能并行集群技术和设备商有着领先优势,与17个欧洲组织合作开展了RESERVOIR云计算项目。2007年11月,IBM推出“改变游戏规则”的“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2008年8月,IBM投资约4亿美元用于其设在北卡罗来纳州和日本东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改造。
2009年,IBM在10个国家投资3亿美元建13个云计算中心。2010年6月,IBM从基础设施云(IaaS)入手,逐步构建云环境的方法,IBM发布智慧系统策略。2011年10月,IBM全球推出的全新智慧云计算服务(SmartCloud)及相关产品,支持企业向云计算转型的关键活动,可用作企业的运营平台,全面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IBM计划至2012年底,将为2亿用户提供支持,帮助客户将核心应用和流程迁移到IBMSmartCloud。
英特尔注重提供给云供应商乃至终端用户高性能、低功耗的产品,让未来的云更节能、更绿色。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即服务层面(IaaS),英特尔实现从后台服务器处理平台,到前端桌面、甚至移动终端处理平台,一体化、精细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在SaaS以及PaaS层面,英特尔一直同合作伙伴共创新的格局。英特尔致力推出开放数据中心标准,以确保云计算时代,跨云之间的数据中心实现平移切换。
2008年7月,惠普、英特尔和雅虎共同创立一系列新的数据中心以推广云计算技术。2009年6月,惠普、英特尔和雅虎加入筋斗云(OpenCirrus)云计算项目—一个全球的、多个数据中心的开源测试床,用于推动云计算的研究。在2011年,英特尔针对云计算需求,为开放数据中心锤炼更强的“至强”芯至强E7和E5系列。2011年7月,英特尔开发出用于云计算的模块服务器和可调控服务器的芯片。
苹果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数据中心iDataCenter数据中心使用云计算服务应对数据中心大量的数据存储,并将重点放在iTunes项目上,可以随时提供iCloud的云服务。YouTube推出的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视频编辑工具,可以让用户以云计算的方式更加容易地剪辑、粘接和添加上传的视频片段,并在在视频中添加相应的背景音乐,用户可以从YouTube资料库中获批的4000多首音乐中进行挑选。
2011年6月,苹果发布全新MacOSXLion、iOS5和云服务iCloud。2011年10月,苹果发布iOS5操作系统,推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存储和同步服务iCloud,iCloud提供邮件、通讯录、日历、查找我的iPhone和iWork五大功能项。苹果计划2012年下半年推出“iTV”集成电视机和云计算多媒体服务的云计算电视机。(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