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行业云:找好云计算与业务创新结合点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 闵杰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26 11:50 
核心提示:关于云计算,不同的公司从不同的维度对它有不同的定义。透过对市场上真正从云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公司进行解析,比如苹果、亚马逊等,我们看到,云计算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

在行业领域,云计算应该最终落到应用和在线服务上,然而由于行业用户自身对云计算的需求并不明确,大规模的云应用一直无法落地,也无法产生更多的业务创新效应,这也造成了目前云计算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瓶颈。实际上,在金融、电信、制造等一些典型行业中,云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有聚集就有云机会

关于云计算,不同的公司从不同的维度对它有不同的定义。透过对市场上真正从云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公司进行解析,比如苹果、亚马逊等,我们看到,云计算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联想研究院副院长杜晓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有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研究出来了,目前关键是寻找与用户业务和需求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的机会随处可见。IBM企业服务咨询部首席架构师、CTO王静玺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聚集的地方就有云计算的机会。成功的云实践表明,云是很多应用、很多客户、很多资源、很多机制的融合,往往一个企业很难独立完成,而需要共建平台、多方协作。今天,银行和电信等领域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大集中、跨区域整合,这样就存在云计算的机会。”

赛迪智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安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一般来说,凡是企业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或是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分布式处理,都可以采用云计算的架构。如果企业所进行的存储或计算需求并非恒定,有着很大的弹性,则就更值得考虑采用云计算。”

多方协作、以共享获得竞争的优势,以共建获得规模的效应,以群体决策和自我优化来获得群体的创新,这些特点都表明云计算更多的是需要业务和管理的创新。然而,企业对自己的云计算需求并不明确。安晖认为,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级用户还不确定要在哪些领域、哪些业务上应用云计算;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级用户提出的应用方向过于理论化和理想化,难以落地。

如何寻找云计算与业务创新的结合点,既是云计算企业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企业级用户要思考的问题。

行业云应用最可行

从“有聚集的地方就有云计算”这点来看,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的机会将比较明显。

金融企业可以利用云平台深入客户和行业的需求与流程中。王静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银行可以借助其他渠道来添加金融服务,将其他渠道变成银行的渠道,进一步丰富和延伸银行的渠道,比如利用电信、微博、电邮等手段,投放金融服务。银行还可以将金融服务真正地嵌入到其他行业的运转链条中去,例如银行与家电企业、与汽车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合作,让资金服务成为基础能力平台。

王静玺认为,银行在过去的几十年积累了很多大型应用开发、系统建设的IT能力,这是很多行业都不具备的。银行可以利用这样的能力为其他行业搭建一个云平台,比如与汽车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来开发汽车行业的零部件管理、订单管理等,来为汽车领域的中小企业服务。银行与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将其服务嵌入和加载到各个行业,就能够将其业务更深蔓延到相关的领域,成为其他领域的服务提供商。

金融行业某些领域比较适合使用云服务。现在有些金融企业的CIO对运营系统使用云计算有着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顾虑,宁愿浪费一些IT资源,而微软首席架构师谢恩伟则认为,实际上在某些领域,金融行业很适合公有云的服务,比如大数量级的分析模拟,它属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种类,这样的运算非常适合在公有云上做模拟。

而对于电信行业来说,有基础通信运营这样一个便利,就可以将自己的服务能力整合到各个行业云平台中去。王静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行业云是公有云中最具诱惑力的一块蛋糕,电信运营商可以将自己的基本服务能力整合到各个行业云平台中去,透过这种整合将自己渗透到各个行业云。他举例道,如果电信企业和家电企业共同打造一个类似于供应链的物流云平台,那么使用这个家电云平台的相关企业,一旦有其他电信业务的需求,比如定位跟踪、视频会议等,它们势必会找到电信企业,这个供应链云平台自然地就带动了电信的相关基础服务。

不同用户不同选择

企业级用户面对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应该如何选择?在谢恩伟看来,一是看企业的规模,越大的企业IT能力越强,越适合使用私有云,而企业越小,对公有云的服务需求会更多一些。二是看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应用,例如电子邮箱、高性能计算等更适合公有云服务,而与企业商业有关的流程管理、企业客户的客户信息管理等,则适合部署在企业的私有云中。

具体到行业,金融、电信等服务领域的企业可以先从私有云开始。安晖表示,这两个领域本身就有着数据集中的天然需要,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其目前的集中式IT架构与云计算有着一定相似性。所以,金融、电信企业可以考虑将其业务系统迁移到内部的私有云上,进而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云的模式,提供对外的云服务。

而制造业,需要分具体的环节。安晖认为,一家制造企业的制造环节没有直接使用云计算的需求,而其管理环节,由于与信息流相关,可以采用云计算。大的企业比较适合私有云,中小企业则适合应用公有云。

在谢恩伟看来,制造业应该拥抱更多的公有云实践,特别是在物流管理环节。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