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用友推大企业私有云 云计算应用落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25 12:19 
核心提示:如管理软件要计算出“命令”完成所需要的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然后向服务器发出相应请求,让服务器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资源的动态分配。经过多年探索,用友已经基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在第4届云计算大会上,IBM、Intel 、VMware、华为、阿里云、浪潮、中启创等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而几日前的5月19日,在用友“2012经营与管理创新年会”上,用友宣布与中国电信(微博)、华为、IBM、EMC、VMware、Intel、中金数据等企业合作推出大型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

“云计算将会带来IT行业的全新洗牌。谁没有抓住云计算的机会,那么也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监王胜航认为,云计算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结合体,不仅需要在技术上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与企业业务结合,将IT的价值融入业务。

智能化云端企业

“大型企业认识到部署私有云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友股份执行总裁李友告诉记者,用友的私有云方案已经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辉隆股份、南方水泥、贵州瓮福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大型集团型企业运用,提升运行效率,并节约了资源。比如,南方水泥的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从10%提高到60%,服务器数量减少了50%。

用友股份高级副总裁谢志华介绍,云计算也需要管理软件在架构上做出改变。

如管理软件要计算出“命令”完成所需要的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然后向服务器发出相应请求,让服务器能及时、有效地做出资源的动态分配。经过多年探索,用友已经基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据了解,用友的私有云方案已经解决了多终端、业务与IT的融合、平台扩展、虚拟化供应等云计算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比如,将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设备、互联网电视等终端轻量化,而把计算与存储接入后台的数据中心,同时各个终端可以实现快速访问与无缝连接;能够对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资源和配套设施实现按需申请、自助服务、自动配置等动态供应。

李友认为,私有云打造的“云端企业”将让企业的管理与IT运行产生“质变”:一是管理能够从企业内部扩展整条产业链,针对产业链进行升级与管控;二是数据集中后可以进行实时的海量数据分析。

在以往的大企业系统中,对运维与监控的重视不够,而私有云可以方便进行智能化监控、智能化运维。弹性计算、虚拟部署、企业计算资源池运算等技术也可以让企业根据不断变化的组织架构、管控模式和业务需求,为企业提供动态、灵活、弹性、虚拟的计算资源。

针对大中型企业,用友还推出了“即开即用”的U8一体机。据谢志华介绍,U8一体机实际上是一台服务器,硬件层面由华为提供。不仅将原有的U8管理软件安装到其中,并且加入了正版的系统与防火墙,做了很多优化。与原本分开的服务器与管理软件相比,U8一体机的性能提升了50%。

新老厂商博弈

云计算不仅让企业在变,也让那些掘金者在变。

“作为大数据的高速公路,云计算厂商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微软80%的研发力量都放在云计算领域。”微软亚太集团研发主席张亚勤(微博)认为,全球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每两年都翻一番。并且数据类型越来越多,更需要服务器的处理与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这需要硬件与软件变得更聪明,能够实时、快速地处理数据。

据了解,IBM、华为、中兴、浪潮等行业大佬都改变了公司的架构,单独将云计算成立一个业务部门,或者一条产品线。“我们将云计算单独成立一个事业部门,是为了整合公司的资源,以便更好地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中兴通讯副总裁吕阿斌说道。

“在云计算下,芯片架构会被要求越来越快、省电、简单管理、安全等4个要求。”Intel中国区云计算架构师李彦告诉记者,云计算模式对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ntel会将中国的安全加密算法加入芯片中,让平台厂商、软件服务商都能够协调统一起来。在简单管理上,也要求芯片越来越智能,能够自行运算将复杂的业务请求简单化,“驳回”那些已经响应的请求。

云计算让华为、中兴等ICT领域的厂商有了跨界的机会。“2012年,是企业云计算解决方案的落地之年。” 张顺茂告诉记者,华为两年前就开始部署云计算,可以提供了桌面云、存储云、云操作系统等解决方案。其中,桌面云能够容纳几万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很适合大型跨国企业的研发。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上,将率先政府、公共事务、医疗、交通、金融等行业实施。

还有不少新兴的企业闯入了云计算这个领域。据了解,背后有中国宽带教父田溯宁支持的中启创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公司,正在北京打造数字出版云。

目前已经建构起基础设施服务商、平台服务商、应用软件服务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用户、监管者等为主要角色的出版云生态系统。

对于云计算的某个层面(SaaS、PaaS、IaaS)重点提供服务的厂商来说,合作是第一要义。在李友看来,变革商业模式的云计算需要产业链的上下协同,给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方案,才能够赢得市场。

据了解,用友大企业私有云容纳了当下云计算产业链的“掘金大户”,云计算产业链初现。用友将在SaaS与PaaS层来提供解决方案,EMC、IBM、华为等则在存储、服务器、基础架构等层面来提供服务、VMware则提供虚拟化技术。

“在企业业务上,华为的策略是‘被集成’”。华为企业业务BG行业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亦表示,华为愿意在基础架构层面提供服务器与数据中心,以及底层的架构与方案,然后与合作伙伴去打通云计算的产业链,如神州数码、联想、用友等。

但是对那些实力强劲的厂商来说,协同效应也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据王胜航介绍,IBM在公共云与私有云上都能够提供SaaS、PaaS、IaaS三个层面的服务。目前,已经在银行、医疗等行业应用。

王胜航认为,IT服务商需要将云计算融入企业业务。比如,在汽车制造业、芯片制造业,云计算可以将产业链上下游更紧密地协同工作,提升研发与设计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连续性生产的能力。

寻求代工:昱辉阳光、晶澳

昱辉阳光同样属于59家被征收31.18%税率的企业之一,但昱辉阳光总裁李仙寿甚至还有些窃喜。5月19日,李仙寿在见到记者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没有向美国供过一瓦电池片。”

但李仙寿表示这不等于昱辉阳光已经彻底放弃了美国市场,事实上,昱辉阳光2008年开始就关注双反,讨论其影响,而结论是,“双反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

李仙寿解释说,“双反”反的是电池而不是组件,故昱辉阳光将从国外外购电池片并邀请海外企业做代工,随后进行本地组件加工,以此来规避税率影响。

对此,昱辉决定今年在中国停止电池领域的投资,并积极布局了海外如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的电池客户。李仙寿透露,目前海外采购和代工的产能储备为10兆瓦。并进一步透露让台湾代工组件每瓦成本将比内地增加0.1美元。

“这对我们是一个市场机会,我认为中国企业要参与到全球制造。”李仙寿说。

目前昱辉阳光已经在美国招了10个人的团队,也已经成立美国分公司,并在做国外电池的认证工作。“8月份以后,我们就要大张旗鼓的进入美国市场,并且不要补一分钱税。”

但谈到在美国的商业模式,李仙寿表示,昱辉阳光在电站建设方面的经验并不多,目前仍然以销售组件为主,建设电站只是补充业务。

同时李仙寿也承认,目前电站是盈利最好的环节,昱辉对此非常感兴趣,希望未来能向下游发展。目前昱辉阳光正在欧洲建立一个9.7兆瓦的电站,预计将在下月并网,李仙寿表示,正在通过这个项目学习电站建设的经验。

而同样希望通过在东南亚和台湾建立工程和寻求代工的企业还有晶澳太阳能。晶澳太阳能全球战略副总裁陈德胤表示,晶澳目前对美国出口非常少,但是绝不会放弃美国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