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平盘点中国电信云计算:五大创新开启专业运营时代
“我们从从2009年开始发展云计算,2009年我们对社会宣布启动翼云计划,2010年开展内部实验,内部IT系统进行应用实验,2011年在三个层次部署商用云建设,正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今年我们专门成立中国电信天翼云公司,专业化在全集团运营云业务。”从张继平的话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国电信的云计算之旅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
张继平说,中国电信希望构建一个开放灵活安全标准的云应用环境,聚合合作伙伴,共同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云服务,“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成为亚太领先云基础服务提供者:对内中国电信在电信IT系统建设,业务平台建设,办公等领域,广泛应用云计算;对外我们部署规模的绿色的节能云数据中心,通过推动规模应用来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创新一直是中国电信云计算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词。在张继平看来,中国电信已经在桌面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三大领域都进行了良好的布局。
“我们内部部署超过1万个以上云桌面系统,我积极用云整合电信的BSS、OSS,尤其是电信业务平台方面,我们使用云计算的资源池取代过去的分散的业务平台。同事,我们发挥中国电信在经营数据中心的方面的优势,规模布局云数据中心,规模以上机房全国超过300个,机架服务能力超过10万,建设上海、广州、四川商用云数据中心,已投入使用基础上,与互联网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在内蒙建设一个新的规模的云数据中心。”张继平说道,“我们希望用云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有自己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城市门户,内容应用,综合平台和承载管道。”
在内部实践方面,中国电信整合研发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依托中国电信三个研究院的专业团队组建了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两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参与制订一些标准,尤其是开放云计算应用平台,通过一年多各种平台和应用软件的测试,使中国电信对云计算的应用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为了打造云计算专业化体系,我们成立200多专业人才组成创业团队,有海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领衔国内领先运营商专业公司,我们希望借助自己专业化优势,提供云计算IDC和CDN高效服务。中国电信希望在下一步继续推动产业链开放合作,通过规模运营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我们聚合产业,通过和合作伙伴来快速部署和营销云业务产品搭建平台,通过参与国内外标准组织,参与我们的技术工作和我们的设备厂商,高校,研发机构广泛合作。”张继平最后说道。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