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演讲嘉宾抢先看我的搜狐(2)
李德毅: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嘉宾介绍:
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全军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学顾问,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发表论文170 余篇,出版中文专著5 部、英文专著2 部。培养博士、硕士40 余名。1985 年获得IEE 总部授予的计算机和控制类最佳学术成果奖;1999 年攻克世界难题三级倒立摆动平衡问题,获得世界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杰出论文奖。先后17 次获国家级和全军级科技进步奖励。
倪光南: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嘉宾介绍:
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81-1983年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作为访问学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国软件联盟副理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及南昌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顾问。2004年3月,应邀担任先锋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4月23日被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聘任为名誉院长。
张亚勤: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嘉宾介绍:
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1986年就读于乔治·华盛顿大学。1989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后又毕业于哈佛大学高级企业主管项目。1999年加入微软,是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创始人之一, 并在2000-2004年担任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于2003年创建了微软亚洲工程院(ATC),为微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做出了杰出贡献。2004年晋升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回到微软总部掌管微软全球移动及嵌入式产品 Windows Mobile 以及 Windows CE 平台。是领导微软进入PC 之外市场的核心领军人物。是领导微软进入PC 之外市场的核心领军人物。
张亚勤博士是通讯和软件领域世界级的科学家,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 ( Fellow of IEEE )负责微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
Billy Cox:英特尔云战略与规划总监
嘉宾介绍:
Billy Cox是英特尔云战略与规划总监。2007年加入英特尔,负责领导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的云战略工作。同时,他还负责英特尔云构建计划的工作。
鞠立:IBM全球副总裁 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总经理
嘉宾介绍:
鞠立于1992年加入IBM中国公司。2002年9月被任命为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鞠立女士先后担任IBM中国南区总经理及IBM中国公司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2007年5月,鞠立女士被任命为IBM中国北方区总经理。2010年4月,被任命为全球信息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经理。2011年7月, 被任命为全球信息技术服务部大中华区策略总监, 负责该部门长期增长策略的制定。鞠立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04年7月当选为《中国计算机报》评选的“中国十大IT女性领导者”。
朱近之: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
嘉宾介绍:
华为IT产品线副总裁,负责为华为云计算及数据中心产品投资组合进行战略规划和合作生态体系构建。此前,朱近之曾担任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建立并发展IBM中国第一个全面投入云计算市场及产品解决方案的业务单位。
Steve Herrod:VMware首席技术官兼研发高级副总裁
嘉宾介绍:
Steve Herrod是VMware全球首席技术官兼研发高级副总裁,致力于公司技术战略的制定。担任VMware InnoLab实验室委员会的主席,2009年Steve被InfoWorld杂志授予“年度CTO”称号。
王恩东:浪潮电子信息公司总裁、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嘉宾介绍:
王恩东于1966年7月出生,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现任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863计划先进计算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海量存储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