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风行 实体存储真的会消亡吗?
云存储论:自由且能快速分享
云存储代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开始支持云存储,很多PC甚至将存储设备直接放在云端,包括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均从云端读取。特别是在现在600Mbps的802.11n设备即将大面积问世、802.11ac千兆无线标准即将制定、4GBLTE网络呼声渐高的大环境下,制约云存储发展的高速无线网络瓶颈会慢慢得到解决。
看看现在的大环境,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支持云存储,最火热的例子就是苹果的iCloud,可以在不同的苹果终端上读取云端的数据;而且现在众多的PC厂商都开始在自己的IT产品上统一安装客户端,如宏碁的Cloud.fi就能在同品牌的各种设备间读取速度,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而看看网络上应用人数庞大的金山网盘和QQ网盘应用的人数,我们就能感受云存储的大气候已成。
何况现在的云存储功能都带有文件分享功能,如金山网盘就具备下载地址分享等功能,而这也契合了很多用户交换和分享数据的心理,而这显然是传统实体存储难以做到的。
实体存储论:安全且容量庞大
实体存储一直伴随着PC和数码等设备的成长而发展。云存储看上去确实很美,但是云存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不及本地存储。虽然千兆无线网络会慢慢变成现实,但是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始终没有本地存储可靠,何况很多提供云存储的国际品牌PC厂商都将服务器设置在国外,传输速度实在不敢恭维。
第二,安全性不容忽视。很多云端存储是免费的,但是让大家把自己比较隐私的照片放在上面,很多用户都会犹豫不决,而且从网络上收集的资料来看,很多小规模的网盘已经倒闭,数据也无法恢复,但是对于一些大型公司谁又能说网盘业务一定不会停掉呢。
第三,面对大型3D游戏,高清视频等一些庞大的数据交换应用时,云端提供的数据流畅度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实体存储相媲美,对于一些比较挑剔的用户磁盘阵列还是首选;
第四点,云端存储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容量还是有限的,如苹果的iCloud只有5GB的空间、金山网盘只有10GB多的空间,更多容量的空间都需要额外付费。何况和实体存储相比,实体存储相同价格可以买到的容量更大,何况现在很多硬盘厂商都推出了支持无线的NAS设备,如希捷GoFlexSatellite,享受无线数据交换很容易。
实体存储才是本源
现在的云端存储设备虽多,云存储相对实体存储也有很多优势。但在我看来,云存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不同云存储设备之间的通用性上,也就是说在苹果iCloud上存储的数据并不能从华硕的WebStorage上读取,各自为阵的云端存储方案让数据管理变得难上加难。何况,对于任何的云端数据存储和交换都需要在实体存储设备上完成,这些存储设备不管是台式机还是一体机,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最高档的平板电脑或者手机,其存储能力始终无法和实体存储相抗衡,要想存储更多的内容,都必须将数据转移到实体存储上进行备份,这也最终决定了云存储只能担当辅助的角色,而实体存储才是本源。
(责任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