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中国城市云计算现场会”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 经信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29 09:55 
核心提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先导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在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解决方案以及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为促进我国城市云计算的应用和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完善区域云计算的产业链布局,展示城市云计算产业最新研究成果和示范应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由赛迪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与相关城市经信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云计算现场会”系列活动于4月28日正式启动。今年5月至11月期间,“中国城市云计算现场会”将陆续在成都、无锡、杭州、济南、青岛、哈尔滨、西安、上海、佛山、北京等地隆重举办。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将云计算视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促进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将云计算纳入重点关注项目。

本次活动是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云计算发展工作要求为指导,邀请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就城市云计算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研讨,搭建城市云计算产学研用的对接平台,展示云计算产业发展成果,分享成功应用案例。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又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云计算对城市管理、地方产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超越个人电脑、互联网。为了抓住云计算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各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本地云计算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北京启动了“祥云工程”,上海实施了“云海计划”,哈尔滨正在建设部署“中国云谷”,成都、杭州、西安也都将云计算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主要战略。

与此同时,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厂商也都围绕云计算重新布局,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云计算服务,构建生态链。各行各业也意识到云计算的优势和价值,通过云计算在大大改进自身IT基础设施的同时推出各种云计算相关应用,服务于行业用户。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先导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不断涌现的创业企业在云计算核心技术研发、应用解决方案以及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为了抓住云计算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本次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相关领导以及云计算产业知名专家、行业分析人士和来自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根据活动举办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布局,有的放矢地探讨和分享我国地方政府云计算平台建设和应用的最新实践,交流企业的云计算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了云计算对地方信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