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欧阳亮:制造业云计算应循序渐进

来源:比特网 作者:邵海宏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26 19:07 
核心提示:比特网CIO俱乐部一直关注各种IT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和实施,4月25日下午在北京,有10多家制造业公司的CIO聚在一起,参加了“云端智造--拥抱云计算迈向制造强国”为主题的高端沙龙。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云计算也成为企业信息化重点推动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在国家大力号召产业转型之际,制造业正好可以利用新的信息化工具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竞争国际化。

比特网CIO俱乐部一直关注各种IT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和实施,4月25日下午在北京,有10多家制造业公司的CIO聚在一起,参加了“云端智造--拥抱云计算迈向制造强国”为主题的高端沙龙。以云计算在制造行业的价值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契合实际的中国“云端智造”,帮助制造业应对IT系统转型云计算的难题。

对此,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欧阳亮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正规得说,企业只关注自己内部的信息架构,那么所有的信息化活动都应该为企业的运行和盈利提供良好的支持。信息化最初的目的和地位就是企业的服务职能部门,IT技术应该是一种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工具。

可想而知,最初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的公司几个IT运维人员就可以维护,但是,当这个系统过于庞大的时候,就需要专业的IT公司来解决了。云计算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背景。

企业的人员应该专注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而其它领域应该交给IT厂商。这里其实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你公司的实际需求。因为最初上ERP或者CRM的时候,就是用新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资源管理效率和客户关系协同性。我们的企业,不是每个部门都需要与其它部门进行大量的资源共享和协同,所以这个需求还不强烈,因此我们推进云计算的需求并不那么热心。

其次是安全问题个顾虑。毕竟信息中心的职责是维护好系统正常运行,如果系统出了外部的病毒入侵或者内部的非法估计,CIO显然是责无旁贷的,没人敢因为上新系统而让关键业务出这种问题,而且一旦公司机密资料泄露,问题就更大,所以对云的安全问题,我们还是非常看重的。

第三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问题。如果内部信息系统完全整合在一起,基于这种需要我觉得是可以的。比如这种企业上下游价值链上需要这种信息共享,但是很多企业是不需要的。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这种类似的系统,比如我们的产品供应商,或者我们的分销代理商。我们如果要跟他们共享信息,则需要做外部集成,需要加很多接口和数据转换,而这些工作我感觉由专业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来完成比较好,这就是针对于一个企业内部私有云来讲的公有云。我想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慢慢大家都会走到这一步。

最后我觉得云制造需要循序渐进,从自身需求出发,一步步实施下去。真正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技术,领导看到了实效,都会同意的。不要为了云而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很多概念还没完全落实。另外就是这种相关的应用方案还需要实施和运维,这些也需要成本,企业的领导会统筹规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也不完全是信息中心一个部门能决定的。

以上就是我对制造业云计算的理解,希望大家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用好云。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