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云计算”的别样逻辑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23 13:44 
核心提示:云计算的技术背景其实就是硬件性能在不断提升的同时,CPU计算资源的日益浪费,目前信息系统中无论是后台服务器还是前台终端的CPU的利用率大概只有20%,从而产生了节约用户的IT投入以避免闲置浪费而“变革”计算模式的需要。

中国大陆正升腾起朵朵白“云”。如果你搜索一下关键词“云计算”,会发现,中国31个省、区与直辖市中,只有西藏与青海还没有明确公布相关规划。

但权威人士却开始发出警告。工信部部长苗圩最近发出预警称:“在国外,云计算主要是整合现有服务器资源,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动辄就是百万台新增服务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各地正狂飙突进地布局,这看上去像是一瓢凉水。不过,仔细体会苗圩部长的话,查阅他以往针对云计算行业的评价,笔者认为他并非不支持发展,上述评价不过是从两个层面所做的两个风险警示。

第一个层面的警示正是表面意思:即地方政府目前采取的云计算发展策略,许多就是盲目采购大量服务器资源,大建数据中心;第二层面的警示,笔者认为带有隐蔽性。那就是,地方上许多云计算项目,更多出于招商思维,其中伴随着土地经济的模式。

第一层相对容易理解。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云计算不是技术的革新,而是应用的创新与嫁接,它完全可以通过现有资源的整合实现应用,而不用全部采购新的基础设施服务,尤其是大量服务器与海量存储,大型数据中心也用不着“遍地开花”。

让我们看一个例子。重庆两江新区之前公布过庞大的云计算规划,其“国际云计算中心”欲规划上马100万~300万台服务器。依据是,未来10年,整个亚洲地区的云计算及欧美国家外包给亚洲地区国家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大致是1000万台,重庆市希望能在2~3年内获得20%~30%。这可是一组庞大的数字,其他地方政府也不甘示弱。

第二层警告一眼很难看出。笔者认为,采购大量服务器与海量存储设备,大建数据中心,需要大量土地。人们看到,许多地方政府甚至为此开辟出产业园,与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根本差异,这背后还是招商与土地问题。

笔者熟悉的一家企业,就是自得于自家的商业模式。它就是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在多个城市捞取许多土地,并以此做抵押获取许多银行贷款,它还打算借这模式挂牌纳斯达克。

一位互联网业的分析师说,招商思维下,地方政府似乎更看重后者,因为,现在发展传统制造业吃力不讨好,许多项目也很难审批通过,但云计算穿着科技的外衣,很容易落地,并获得国家相关补贴。

笔者认为,将苗圩部长的话延伸出去,还有一个惨淡的现实,那就是,数量众多的“云计算”项目,却很难真正提升、壮大本土企业与相关产业的力量。因为,截至目前,全球前几大服务器巨头,基本都是跨国公司,惠普、IBM名列前两名;而存储领域,EMC、戴尔等公司占了较大份额;数据库方面,IBM、甲骨文等则雄踞前列;操作系统领域,微软windows、unix等则处于垄断地位。而隐藏在方案深层的核心部件,比如处理器,基本由英特尔、AMD控制。

而大部分中国企业,不过是将海外巨头的产品、技术重新打包,做成所谓方案,有的为了炫耀,还常常用上“整体解决方案”一词。难怪互联网观察人士刘兴亮有些揶揄地说,天边飘的云,还不是“故乡的云”,而是“西方的云”,是在为人作嫁衣。(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