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沉迷于概念炒作怪圈 云计算盈利模式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2-28 14:28 
核心提示:市场对云计算的拉动力量有所增强,但政策的引导对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仍然很重要。”刘建华认为,关键的问题是,云计算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正确的引导,比如应该迅速扩大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规模,

“一个病人到医院去的时候,看重的不是这个楼有多高,而是你的医术有多高、服务有多体贴。”北森公司联合创始人、北森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王朝晖如此表述当前云计算“基础建设和企业应用”的现状。

在王朝晖看来,在国内的云计算领域,做硬件比做软件多,做基础比做应用多。

王朝晖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窘境。作为人才管理软件提供商,北森正在搭建一个云计算平台。“这个平台里面有很多模块,以‘人’为业务对象,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选、用、育、留’人各个环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并不需要把这个平台买下来,只是租赁来使用———我需要多少用多少,我用多少花多少钱。”

北森的成长恰好体现中国云产业的一种变局。赛迪顾问日前发布《中国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战略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云计算应用呈现三大发展趋势:发展驱动力从“政策引导”转为“市场拉动”、业务创新源从“技术导向”转为“应用导向”、竞争聚焦点从“单一应用”转向“平台构建”。

云产业的应用落地

《报告》显示,未来3年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市场规模也将从2010年的167.3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5%。

在一位IT公司的高管看来,云计算产业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建立云计算中心,购进房产、服务器等硬件;另一类是使用云计算的数据处理功能为企业服务;还有一类是将云计算技术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为消费者服务。

在云应用领域已经坚持了近5年的数字星空CEO刘建华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业务创新源本来就应该是应用导向,现在大家把注意力放到应用上来,算是理性回归。

“云计算的发展主要靠技术发展和应用演进两股力量推动。云计算将渗透到更为全面的领域,日常生活将越来越与云计算关联。”刘建华说。

数字星空新近发布的《百会云计算白皮书》显示,“云计算+移动终端”模式是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首选。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能够更快地满足用户对信息读取的要求,使其发展潜力大。”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正是由于不同用户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导致其发展趋势倾向于转向买方市场,根据用户的市场需求来建设应用、平台等环节。

这一判断也得到了王朝晖的认同。“云计算平台涵盖了人才选、用、育、留的全过程,其多租赁架构不仅将人才管理理念注入标准化的后台,也为企业打造了个性化的前台。在固定的核心下,企业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HR在按需选择中终结了‘被’选择的时代。”

欧特克中国研究院核心产品和运营资深总监云浪生也表示,云服务更多的是其可拓展性,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去做比原来更多的事情。

“我个人对云计算行业的‘平台热’持审慎态度。”刘建华表示,从全球来看,没有纯粹的云计算平台,也即是说,现在成功的平台,也是基于杀手级应用发展起来的。

云计算能做什么?未来方向是什么?都是困扰公众理解云计算、企业实践云计算的关键问题,很多企业在做云计算的研究,但思路多是从概念入手,少有应用的支撑,这就陷入了一个概念炒作怪圈。在刘建华看来,云计算的本质是应用,如果没有应用,任何的架构都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应用,任何的平台也都没有意义。

“实际上云计算的大体趋势都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因而整体趋势可定,但是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其发展过程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李方庭说。

商业模式的盈利难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云计算产业落地目前仍受困于数据的安全性、资金等方面制约,而其中盈利模式是当前较为棘手的问题。“云计算产业的落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研发应用、推广应用。”刘建华说。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认为,云计算在我国还处于一个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它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说标准和技术的选择,数据的安全性,资金、建设和运营模式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多难题。

2011年10月,发改委针对五个试点城市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的首批资金支持得到批复,扶持资金规模达到15亿元,而截止到2011年11月底,由发改委下拨的6.6亿元“扶持云计算首批专项资金”已陆续到位,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金蝶软件等在内的十多家企业均获得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扶持资金。

此前,深创投和天津创投为北森注资上千万元。王朝晖透露,融资的钱将主要用于云计算产品模块的研发,北森也在谋求进一步的资本运作,拟登陆创业板,目前相关工作在准备过程中。

银河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周存宇表示,云计算目前还很难达到当年互联网提出的阶段的盈利模式。初期还需要凭借一些技术或者是设备、模式类的公司的投资,而之后将需要观察整个行业衍生出来的机会。“当然,某些公司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做得比较好,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它的盈利能力或者是整个模式的复制能力。”

“与前几年相比,市场对云计算的拉动力量有所增强,但政策的引导对于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仍然很重要。”刘建华认为,关键的问题是,云计算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正确的引导,比如应该迅速扩大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规模,

“应该把有限的云计算扶植基金转向扶植那些真正需要钱的专业的中小云计算厂商,而不是把钱给那些本来账上钱就多得不知道该怎么花的上市公司。”

李方庭表示,盈利模式不清和具体应用丰富性不够是当前云计算运用企业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前者将直接导致投入产出比无法达到预期,甚至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及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将影响该产业的长期发展,而后者将大幅度降低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使其推广受阻,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