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云计算成圈地建房工具 曝企业以此名义开发房地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1-16 13:32 
核心提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桂平称,目前祥云工程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预计带动芯片、系统集成商、服务器生产商、数据中心等多类企业转型提升云计算服务,相关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

和一年前相比,北京云基地内的企业数量已经增长一倍。目前,包括操作系统、服务器、存储和终端等产业链企业及各类应用在内的相关企业已达到14家。

“北京市原定自2013年起全力推进产业化发展的计划,已经具备提前启动的条件。”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对外界透露。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云基地内,田溯宁带领的宽带资本自2010年8月开始先后投资了多家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的创业公司,其中天云科技已经推出和IBM一争高下的中国首台云计算服务器,友友则是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云计算操作系统产品的公司。

云基地是北京打造的“祥云工程”中示范基地之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姜桂平称,目前祥云工程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预计带动芯片、系统集成商、服务器生产商、数据中心等多类企业转型提升云计算服务,相关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

不过,并非每个布局云计算的城市都如此顺利。当各式各样的“造云运动”出现,“说云说物说概念,骗钱骗地骗政策”成为一些城市云计算的“另类”写照。

“政府对于云计算企业的用电、用水、税收等配套设施都有一定的优惠和扶持,确实有一些企业找到政府,以云计算的名义实则开发房地产。”赛迪顾问[0.19 0.00%]IT系统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梁潇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种情况尤其集中在规模较小的城市,当地的网络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当地对于“云”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不少企业云计算投资其实另有目的。

他举例称,某个100万人左右城市做社保系统,其实对计算的能力要求并不太高,只要用普通服务器就能实现,但为了做云计算,当地政府买一两台价值2000万左右的小型机,再带上十几台服务器,其实连5%的计算能力都用不到,大部分资源都浪费了,云计算中心成了形象工程。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认为,“造云运动”的背后不仅仅是圈地建房,更是缺乏实质内容的“规模”攀比建设,这样缺乏具体云计算运用研发的规模化建设将难以达到建设云计算的真正目的,只会使其发展停于表面,并承担着浪费社会资源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则担心,当各地一窝蜂上马云计算时,重复建设不可避免。“政府不要追求云计算设备的规模,云计算本身是一种绿色计算,不是比规模、比设备、比厂房,千万不要把云计算搞成第二个房地产,搞成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云计算绝不能简单圈钱圈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