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2012年微软能否保持云计算的江湖地位?

来源:51CTO 作者:Randy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1-16 10:52 
核心提示:用户不是开发和运行由云端运行的.NET框架管理的代码——Azure主要的平台即服务(PaaS)服务现在就是这样运行的,而是将部署操作系统映像,然后直接管理该映像,就像亚马逊用户多年来所做的那样。

现在说起来几乎难以置信,但想当初,微软早在2008年10月首次推出WindowsAzure服务时,有人确实猜测:这家公司会不会像之前与Netscape斗智斗勇时期凭借InternetExplorer攻城掠池那样,设法使劲闯入云计算领域。微软到底采用了什么手段?什么样的Windows服务或特性让人们在Azure面前无力抗拒,以至于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能够站稳脚跟?

大约三年过后,大多数所谓的阴谋论似乎很可笑,它们没有一个属实。鉴于现在亚马逊是基于云计算的虚拟机领域的领头羊(尽管竞争相当激烈),VMware是企业级虚拟化服务领域的龙头老大(思杰紧随其后),Salesforce成为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领域的领导厂商,而Heroku(Salesforce的产品)被认为称雄云计算的应用平台市场也是指日可待,从市场重要性方面考量Azure不仅是可行的,还是切合实际的。

在许多客户看来让Azure有望重新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取的特性就是持久性映像(persistentimage),微软还将持久性映像称为“虚拟机角色。这是亚马逊弹性计算云(EC2)、Rackspace和GoGrid的客户通常要求的一种服务:将服务器映像部署到公共云上,然后用来专门托管运行应用程序。这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至少不应该是。近一年前,这项特性就出现在了Azure的测试版中。

MSDN最新的测试版说明文档写道:“虚拟机角色让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虚拟机,同时还提供了在WindowsAzure环境里面运行所带来的诸多优势:立即可以扩展,不会导致服务停运的就地升级,与你服务的其他组件集成以及实现负载均衡的流量。虚拟机角色由使用基本虚拟硬盘(VHD)来构建的操作系统组成,还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差异化的VHD。使用虚拟机角色还需要服务定义文件和服务配置文件。”

用户不是开发和运行由云端运行的.NET框架管理的代码——Azure主要的平台即服务(PaaS)服务现在就是这样运行的,而是将部署操作系统映像,然后直接管理该映像,就像亚马逊用户多年来所做的那样。我的朋友MaryJoFoley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点:让人好奇的是,MSDN说明文档采用了一种中立的称谓:“操作系统映像”,而不是称之为“Windows服务器映像”或同样特定的其他某个说法。Foley由此认为,这家公司愿意开放Azure,以便托管运行其他类型的服务器映像,包括Linux。

虽然这样的事件最终会将微软卷入客户们热议的漩涡——就像亚马逊那样,但是这不会让这家公司自然而然成为一个与劲敌势均力敌的玩家。即使确保竞争环境的公平性也许不够;微软需要建立一种竞争优势,按以往的手段来建立竞争优势。

成为一家“提供全面服务的”提供商也许不够,因为正如亚马逊证明的那样,不同的服务吸引不同类别的客户。较之谷歌,微软在软件即服务(SaaS)领域保持一定的优势。在这个领域,谷歌应用程序(GoogleApps)仍然功能太弱、太有限、太不可靠,无力与Office一争高下。话虽如此,OfficeWebApps必须仍得加以改进。在PaaS领域,Azure绝非软弱之辈,不过面对Heroku等无名小辈的竞争,它还要再来几下成功举措,就像上个月积极接受Node.js,这让Azure突破了.NET外壳的束缚。

在消费者当中,面向个人电脑的Windows和微软的云服务之间要有更直接的联系。我们已经看到了Windows8的一些例子,但是这还远远不够。WindowsLive仍然过多地被视作“在线服务”——这个名号让人联想到了昔日的CompuServe和Prodigy。消费者希望将微软云服务视作软件,他们需要将Office15(但愿不是“Office2015”)视作云服务。

但是这不会因而提升Azure在企业领域的地位,光靠此举本身提升不了。微软必须变得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这是它之前从未有过的新挑战。在2012年,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微软能不能成功地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这得看三个因素:

1)微软会从亚马逊和Rackspace等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领导厂商手里夺过多少客户?

2)微软将如何拓展其PaaS服务,而不是仅仅支持Node.js?

3)亚马逊及其他竞争对手多久之后会凭借价格战来应对微软的举措?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